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90章 无声的较量与薪火相传

第90章 无声的较量与薪火相传(1 / 2)

“暗夜低语”群组带来的危机感,如同一声急促的警铃,在滨海市警方内部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李振团队根据江雨研究室的研判,迅速调整了侦查策略,一场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中同步展开的无声较量悄然升级。

网监部门投入了最精锐的技术力量,试图穿透那层层加密和跳板,定位核心发言者的物理位置。同时,几名经验丰富的网安民警,伪装成对“技术型犯罪”充满“好奇”的边缘人,成功潜入该群组,开始进行艰难而危险的卧底工作。

研究室这边,江雨带领团队将“线上极端社群监测与干预”正式确立为新的核心课题。他们开始系统性地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类似案例,研究这类社群的形成机制、传播模式、核心成员的画像特征以及最有效的干预策略。林薇主动承担起了建立“危险网络社群特征数据库”的任务,她几乎住在了研究室,与海量的数据和晦涩的网络黑话搏斗。

现实中的排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警方对全市范围内,特别是与化工、消防、安保相关的行业单位,进行了新一轮更细致的背景审查和人员摸排,寻找与“暗夜低语”群组中描述的特征相符,或者在言行上流露出类似极端倾向的人员。

然而,对手的狡猾和谨慎超出了预期。“暗夜低语”群组在经历了最初的活跃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迅速转入更深层的加密通讯渠道,核心成员的发言变得极其谨慎,甚至开始使用只有内部才懂的暗语进行交流。卧底民警的渗透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

时间在僵持和焦虑中一天天过去。警方掌握了一些可疑人员的名单,但缺乏直接证据将其与群组核心联系起来。重新评估“蓝湾码头纵火案”的工作也进展缓慢,时过境迁,很多线索早已中断。

就在侦查似乎再次陷入僵局时,研究室负责虚拟货币追踪方向的一名学员,在交叉分析数据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线索。他在追踪另一个网络赌博案件的黑币流向时,注意到其中一个洗钱地址,与“暗夜低语”群组某个外围成员在一次炫耀性发言中,无意提到的某个小众匿名论坛的注册资助来源,存在微弱的关联!

这条线索极其细微,几乎被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但江雨和研究室成员们没有放过它。他们顺着这条线往下挖,发现那个小众论坛充斥着各种极端言论和技术讨论,其运营模式与“暗夜低语”有诸多相似之处,像是一个更公开的“预备营”。

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该论坛的访问流量和用户活跃时间,结合现实排查中几个重点嫌疑人的作息规律,他们成功将其中一个网名为“灰烬使者”的论坛高度活跃用户,与现实中的一个目标——某化工厂因违反安全规定被开除的前工程师孙浩——高度关联起来!

孙浩,男,38岁,单身,性格孤僻,有化工专业背景,因对公司处罚不满多次在社交媒体发表偏激言论,其生活轨迹也与“蓝湾码头纵火案”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存在时间上的吻合点!

目标,终于清晰了!

李振团队立刻对孙浩实施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秘密监控和技术侦查。很快,侦查员发现孙浩近期频繁前往市郊一个废弃的农药厂仓库,行为鬼祟。通过远程侦查手段,确认其在仓库内私设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存放着一些来路不明的化学试剂和简易装置!

他很可能不是在回忆过去,而是在准备下一次“净化”!

收网的时机到了。在孙浩又一次深夜潜入废弃仓库,试图进行某种混合物调试时,埋伏在周围的警察破门而入,将其当场抓获。在仓库里,警方查获了大量危险化学品、自制燃烧装置的设计图,以及一台加密的笔记本电脑。

技术人员破解电脑后,在里面发现了大量与“暗夜低语”群组核心讨论内容一致的文档、设计草图,以及他作为群组核心成员“清道夫”(已被确认是“蓝湾案”真凶)与其他人交流的记录。他甚至已经选定好了下一个目标——另一家他认为是“污染源”的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