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86章 暗流与明灯

第86章 暗流与明灯(2 / 2)

挂了电话,江雨陷入了沉思。“夜雀”的出现,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表面的平静。这起案件与她之前经历的“普罗米修斯”或陈默案性质完全不同,但同样充满了挑战。这是一种更“古典”,却同样需要极高智慧和耐心去应对的犯罪。

接下来的周末,江雨泡在了警院的电子资料库和档案室里。她调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所有关于高智商盗窃、跨国流窜作案,特别是涉及女性嫌疑人的典型案例和研究报告。她将“夜雀”已知的作案手法、目标选择偏好、行动规律等特征输入系统进行交叉比对和模式分析。

大量的阅读和数据分析让她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共性。这类罪犯往往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将犯罪视为一种挑战智力或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他们通常有固定的“作案签名”(Signature)——一些并非犯罪必需,但能体现其个人风格的行为细节。例如,有的罪犯会在现场留下特定的标记,有的则会对现场进行某种程度的“整理”。

“夜雀”的“签名”是什么呢?江雨反复观看那几段极其模糊的监控视频,以及警方拍摄的案发现场照片。现场确实非常干净,几乎没有翻动痕迹,贵重物品被取走的方式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精准。

突然,她在一张某个案发现场的远景照片角落,发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在被害人梳妆台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摆放的香水瓶和化妆品,其朝向和间距,似乎被极其细微地调整过,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对称和秩序感。而在其他两个案子的现场照片中,她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书架上的书被按照颜色深浅重新排列过;客厅茶几上的遥控器被摆成了完美的直角……

这不是随意之举,更不是疏忽。这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一种在完成“作品”后,留下的属于自己的印记!

江雨立刻将这个发现电话告知了李振。

“……她对秩序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这可能是她的‘签名’,也是她的弱点!”江雨分析道,“她可能无法忍受混乱和无序。你们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入手,排查近期是否有行为异常注重整洁、秩序,尤其是对新环境有强烈整理欲望的、身份不明的女性,特别是那些租住在高端公寓附近、或者从事需要高度细致工作(如高级家政、奢侈品护理、画廊策展等)的人员。”

李振如获至宝,立刻调整了侦查方向。同时,江雨也将“夜雀”的案例以及自己的分析,作为一次特殊的实战教学,带到了课堂上。她没有透露案件的具体信息和侦查进展,而是以“假设”的形式,向学员们描述了一个高智商、有独特行为模式的跨国盗窃嫌疑人的画像,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其行为特征,并据此制定侦查策略。

学员们对这种贴近实战、充满智力挑战的案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讨论异常热烈,提出了各种天马行空却又颇具建设性的想法。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也让江雨自己对案件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一周后,李振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根据江雨提供的侧写,结合对高端社区周边服务人员的秘密排查,他们锁定了一个近期应聘到某个案发小区附近一家高端家政公司、但行为举止有些异常的新入职保洁员。此女自称王丽,身份信息经核实为伪造,其谈吐气质与保洁工作不符,且被同事反映有“过度整理”客户物品的倾向。

经过秘密侦查和比对,确认此人极有可能就是“夜雀”!警方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布下天罗地网,等待她下一次行动时人赃并获。

消息传到江雨这里,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一线战友提供关键性的帮助,这种价值感,丝毫不亚于亲手抓获罪犯。

她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格斗训练场,学员们还在夜色中刻苦训练。城市依旧繁华,黑暗中的犯罪也从未停止。但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就像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自己新的征途,也用她的智慧和经验,照亮着更多年轻警察前行的道路,为他们在迷雾中指明方向。

暗流依旧汹涌,但只要有这些明灯在,光明就永远不会被吞噬。她的战斗,以另一种形式,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