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 > 第113章 龙归颍川定心途,虎踞新城见峥嵘

第113章 龙归颍川定心途,虎踞新城见峥嵘(2 / 2)

贾诩则是沉默地笑了笑,并未说话,那眼神却让吕布感觉像是被毒蛇盯上。

荀彧上前一步,神色温和却自带威严:

“奉先将军,文远将军,高将军,一路辛苦。府中已备下宴席,为三位接风洗尘。至于麾下将士,文若已安排妥当,会妥善安置在城西新营,一应粮草军械、医官药物,皆已备齐。”

他的安排周到细致,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也瞬间安了吕布三人身后那些残军的心。

吕布抱拳,声音有些干涩:“有劳……文若先生。”

接风宴设在将军府正厅,算不上极尽奢华,但菜肴精致,酒水醇香,气氛也算融洽。

荀衍麾下文武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氛围,交谈随意,却又保持着对荀衍的尊敬。

席间,郭嘉偶尔几句妙语,逗得众人发笑;

徐庶与张辽谈论起兵阵之道,竟也颇为投契;

连沉默的高顺,也被黄忠问及了几句陷阵营操练之法,难得地多说了几个字。

荀衍麾下文武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氛围,交谈随意,却又保持着对荀衍的尊敬。

吕布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感触愈深。

这里没有董卓麾下的阿谀奉承与勾心斗角,也没有并州军内部那种纯粹的武力至上,而是一种……奇妙的融合。

文臣谋士挥斥方遒,武将勋贵血气方刚,却都能在荀衍麾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隐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宴席之后,荀衍亲自带着吕布三人参观了颍川书院、工坊区以及城外的屯田大营。

颍川书院文气冲霄,学子们或辩论经义,或修习文心。

甚至有人尝试将文心之力应用于农桑、工巧之中,思想之活跃,令出身边地、崇尚武力的吕布大开眼界。

工坊区内,炉火熊熊,敲击声不绝于耳。

这里不仅打造寻常兵甲,更在研发各种符文箭矢、新型攻城器械,甚至还有人在研究如何将阵法微缩烙印于铠甲之上。

吕布亲眼看到一名工匠将一枚刻画了“轻身”符文的铁片镶嵌在皮甲上,那皮甲重量竟真的减轻了三成!

这等巧思,闻所未闻。

而城外的屯田大营,更是让张辽、高顺这两位擅长统兵、深知粮草重要的将领震撼不已。

无边无际的田垄阡陌纵横,禾苗长势喜人,更引河水灌溉,水车林立。

有精通农事的文修坐镇于此,以文心引动地气,配合《神农百草经注》中记载的秘法,使得此地粮食产量远超他处。

更有退役老兵负责组织和保卫,秩序井然。

“民富则国强,仓廪实而知礼节。”

荀衍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淡淡道,

“欲平天下,光有锋利的矛与坚固的盾还不够,更要有能滋养矛与盾的沃土。”

吕布沉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的骄傲与不甘,正在被眼前这实实在在的、名为“根基”的东西一点点磨去。

他曾经以为,拥有天下无敌的武勇,便能拥有一切。

但现在他明白了,个人的勇武,在这等煌煌大势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傍晚,荀衍将吕布单独唤至书房。

书房内陈设简单,书籍却堆积如山,更多的是各地的文书舆图。

“奉先,你的伤势,我已用自身罡元与人皇气运为你梳理了根基,但魔神反噬非同小可,彻底恢复尚需时日,更需要合适的功法调养。”

荀衍说着,取出一枚玉简,

“此乃《煞兵炼体诀》,并非顶尖功法,却中正平和,最擅梳理狂暴煞气,稳固肉身根基,正合你目前状况。你可先行修习,待伤势痊愈,再寻更适合你的道路。”

吕布接过玉简,神识微微一探,便知这功法确实玄妙,对他眼下状况极有帮助。

他复杂地看着荀衍:

“主公……为何待布如此?”

荀衍看着他,目光深邃:

“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能力、也应该在这乱世中绽放更大光芒的无双吕布。你若愿意,以手中画戟,为这乱世开辟一条新路,过往种种,未尝不能洗刷。”

吕布身躯一震,握着玉简的手微微收紧。

这番话,说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他并非天生凉薄,也曾想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只是命运弄人,一步步走到了如今。

“布……明白了。”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玉简收起,

“必不负主公……期望。”

从书房出来,吕布抬头望着颍川的夜空,星月皎洁。

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仿佛漂泊许久的孤舟,终于找到了可以暂时停靠的港湾。

虽然那份与荀衍巅峰一战的执念仍在,但心态已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