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这一棍,六根清净(1 / 2)

那贾宝玉被拎到众人面前问话,初始还存着几分侥幸,支支吾吾,只拣那无关紧要的来说,试图蒙混过关。

贾政在旁早已气得面色铁青,狠狠瞪了他两眼,颤着手指,那距离几乎要戳进宝玉眼珠子里了。

宝玉素来畏惧其父,被这眼神一慑,生怕眼睛被误伤,下意识后退两步,那点子侥幸瞬间烟消云散。

他再不敢隐瞒,耷拉着脑袋,嗫嚅着承认了自己确与智能儿有染,在那糊涂账里也掺了一腿。

幸而此时,李纨早已依着贾政吩咐,将探春、黛玉、宝钗等一众未出阁的姑娘们都带往了东府园子。

免叫她们听见这些污秽之事,总算为宝玉留存了三分颜面。

只是。

这颜面留与不留,实则已无差别。

经红缨先前那一番大张旗鼓的搜寻,加之府中下人那些八卦嚼舌根的婆子丫鬟,这桩混乱风流案,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既已认罪。

贾宝玉当即被几个健仆拿住,捆了送往后面柴房,专候家法。

李洵在一旁不由轻轻摇头。

这大脸宝果然是个银样镴枪头。

中看不中用,还没等动真格的呢,只被他老子瞪了两眼,便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这般软骨头真是脱裤子放屁都嫌他动作太快。

他旋即吩咐秦钟,先带智能儿出府寻个稳妥处安置,又亲笔修书一封,交与秦钟,命他转交其父秦业。

有他这亲王手谕,想来那秦业即便古板,也不敢违逆王命。

既然先前已答应成全智能儿,于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断无食言之理。

贾政面色灰败,强撑着精神请李洵移步柴房,名为监看家法,实则是要在王爷面前表明绝不徇私的态度。

李洵起身时,王熙凤在一旁递来眼神,那丹凤眼里波光流转,既有嗔怪他多事,又似带着羞恼,隐隐竟还夹欣喜。

怎么那么会眼神演戏!?

李洵与她目光一触,心下顿时了然,这凤辣子怕是在提醒自己。

她自个儿身上那桩还未挑明的大事。

……

柴房内光线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尘土气。

贾政早已吩咐下去。

无他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求情。

贾宝玉被扔在角落的柴堆里,身子蜷缩成一团,如同惊弓之鸟,瑟瑟发抖。

贾政手中紧握着一根手臂粗细的硬木门闩,他先是羞愧地低下头,对着李洵的方向连声叹息,再抬起头时,已是双目赤红,须发皆张:

“往日皆是老太太过于溺爱,纵得这孽障无法无天,目无纲常!

下官、下官早就该狠下心来结果了他,也省得将来酿成大祸,害了我贾氏满门,连累全族性命!”

他这话说得痛心疾首,一半是真情,一半亦是说与李洵听,不能全作数的,都是人情客套话,李洵明白。

贾宝玉闻言,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又往那冰冷的柴堆深处缩了缩,恨不能将自己埋进去。

以往挨打,不等棍子落下,老祖宗和太太早就闻讯赶来,哭天抢地护他周全。

可今日、如今元春姐姐在家却都未曾开口给自己求情,老祖母和太太更是踪影全无,连房外围观丫鬟们的窃窃私语声都听不见一丝。

她们好狠的心啊,贾宝玉心灰意冷,莫名觉得自己孤苦伶仃。

四周死寂得可怕!

唯有老爷粗重的喘息声,痛心疾首的斥骂声,以及自己身子压断枯柴发出的“咔嚓”轻响,清晰地折磨着他的耳膜。

求生之念未绝,宝玉泪眼婆娑,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李洵身上。

老爷正在气头上,谁的话都听不进,若是……若是王爷肯开口……

贾宝玉眼泪巴巴,呜呜咽咽望着李洵。

李洵接收到他那哀求的目光,心下冷笑,你倒指望我替你求情?真是昏了头了!本王脑子可是清醒得很。

不过。

亲王的气度与场面功夫却不可废。

他立即蹙起眉头,出声提醒贾政:

“贾员外,万万不可!”

“员外若真个失手打杀了宝玉,叫元春日后如何看待本王?岂不以为是本王见死不救,任由她亲弟殒命?

哎………

即便府上明事理,不怪罪本王,本王、本王的良心又如何能安?”

贾宝玉听得此言,绝望中仿佛抓住了一根浮木,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翘。

果然!

王爷还是顾念姐姐的情分的。

贾政紧握门闩的手果然微微一松。

他正在气头上,恨不得立时清理门户,可心底深处,又岂是真想要这嫡子的性命?

不过是做戏需做全套,尤其是在王爷面前。

如今王爷既已开口……

岂料他念头未落,李洵却忽然背转身,踱步走向柴房门口。

“罢了,本王于心不忍,实在看不下去了。员外……请自便吧。”

说着,他竟推开那扇破旧的柴门,站到了门外。

看着宝玉挨打是见死不救,本王如今站在外面,眼不见为净,总不算了吧?

李洵刚踏出门槛,身后便传来了贾宝玉杀猪般的凄厉惨叫。

“哎哟,老祖宗,快救救孙儿啊。”

“老祖宗,姐姐,太太,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