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瞧瞧,我这祝词写得可还使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字可能入得灶王爷的法眼?”
李洵走过去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字迹端正娟秀,笔力却不失筋骨。
荣国府四春各有专精的特长。
元春专琴、迎春专棋、探春专字、惜春专画。
而她们分丫鬟也是因此对应。
抱琴、侍书、司棋、入画。
当然也照用姑娘们的结局。
暴寝、势输、死棋、入化。
李洵只是随意搜寻一下记忆便不再多想了,有他搅局后,姑娘们怎么可能还会按照轨迹走。
他赞道:“探春妹妹这笔字,真是出挑了,端正而不失灵气,灶王爷见了必定大悦。
说不定一高兴,明年保佑咱们王府灶火更旺,饭菜更香,最重要的是……”
李洵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女,笑道:“保佑本王园子里的花儿朵儿们,都愈发水灵标致!”
探春被他混言混语说得脸颊微红,却落落大方地笑道:“王爷就会打趣人,灶王爷才不管这些呢!”
迎春和惜春姐妹俩站在一起温柔安静的看着大家,手中各自捧着暖手炉。
因是惜春和妙玉走得近,越发出落得清冷如小菩萨,手里慢悠悠捻着一串小叶紫檀佛珠。
随惜春怎么喜欢吧,李洵也无所谓,无非多个佛缘千金不是!?
晴雯和香菱也穿梭在人群中帮忙,利落地帮着摆放香烛,嘴里还不闲着指挥小丫鬟:
“哎,那个糖瓜摆正些,歪歪扭扭的小心灶王爷看着不顺眼。”
香菱是习惯当烂好人的。
既学不来像晴雯那样严厉督促小丫鬟干活,又舍不得言语上毒舌,只能安安静静擦拭香炉的边边角角。
红缨替换掉黛玉怀中冷掉的暖手炉,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琳琅满目的供品,小声问黛玉:
“姑娘,灶王爷是骑马飞上天,还是坐云朵飞上去呀?他吃这么多糖牙不会疼吗?”
她那憨直的问题,让黛玉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吉时到。
秦可卿柔声请李洵主祭。
李洵吊儿郎当抖了抖王袍,上前点燃三炷清香,对着灶君神像微微躬身三拜,朗声道:
“灶君在上,弟子李洵,执掌王府,今年府内添丁进口,热闹非凡。若有照顾不周,烟火不旺之处,您老多多包涵。
此番上天,定要多多美言,保佑我王府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还有……”
他回头,冲着一众女孩们眨了眨眼,声音拖长:
“保佑本王的后院风调雨顺,百花盛开,少些醋海生波,多些和睦美满!”
这话一出,顿时惹得女孩们娇嗔连连。
“呸!不害臊!”黛玉啐道,脸红得如晚霞。
宝钗掩着檀口,笑得肩膀微颤,逐渐被李洵带偏,也放开许多摇头道:“王爷这话,灶王爷听了怕也不知该如何禀报了。”
湘云则拍手大笑:“哈哈哈,王爷姐呼莫不是想让灶王爷去当和事佬呢?”
探春也红了脸,笑道:“王爷这祝词,怕是古今独一份了。”
连迎春都忍不住低头抿嘴轻笑,惜春的嘴角也微微弯了一下。秦可卿更是面若红霞,又是好笑又是宠爱地睨了李洵一眼。
祭祀礼成。
分享供品,湘云便同脱缰的小马驹,冲上去抓了一块最大的糖瓜,左右开弓,塞得嘴里满满当当,含糊不清地嚷着:
“好甜,好粘,牙都要被粘住啦!”
李洵笑着拿了一块关东糖,细心地将坚硬的外壳敲碎,露出里面酥脆的糖心,先递到黛玉嘴边:
“来,尝尝这个,酥脆不粘牙。”
黛玉看着他递到唇边的糖,微微犹豫,终究还是就着他的手,小小地咬了一口,细声评价:“嗯…是比糖瓜清爽些……”
然后黛玉就看见李洵把她咬过的剩下半块糖,毫不嫌弃丢进自己口中。
李洵如法炮制,雨露均沾为宝钗选了一块色泽温润的麦芽糖:“宝钗也尝尝这个,甜而不腻。”
宝钗落落大方地接过,柔声道:“谢王爷。”小口品尝,隔着距离都能感觉到她脸颊热的发烫。
李洵一一分到她们手中,连丫鬟晴雯,香菱,红缨都照顾到:“都有份,都沾沾灶王爷的喜气和甜气儿。”
最后,他走到秦可卿面前,将一块做成金元宝形状精美的糖糕放入她手中,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挠,温柔道:
“今日辛苦可卿了,这是最大最甜的一块,合该给你。”
秦可卿抬眸,与他目光相接,眼中水波荡漾,眉眼传情无比甜蜜。
分完糖不知是谁起哄,说要亲自动手洒扫灶房,寓意送灶王爷前的辞旧迎新。
顿时。
一群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们,拿着鸡毛掸子、小抹布,嘻嘻哈哈地涌进王府厨房,自然是闹得鸡飞狗跳,笑语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