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为了性福生活(1 / 2)

话说。

他只是来凑个热闹而已。

怎么就被二哥点名进去罚站了?

而永熙帝本也没打算要李洵进去碍眼,但是他来都来了……

李洵皱了皱眉毛。

遂把碗随机丢给一名大臣。

大臣:“?”不是,你把碗给我干嘛?

文华殿外廊下那短暂的用餐时间结束。

压根儿就没怎么吃。

纯纯浪费粮食,负责收碗的太监习以为常。

文武百官们迅速整理好略显狼狈的仪容,重新摆出庄严肃穆的姿态,鱼贯步入皇极殿。

朝会再度开始。

龙椅之上。

永熙帝面沉如水,眉宇间的阴郁肉眼可见。

每年入冬。

北方的战报比女子月葵还准时。

让他心疼不已。

永熙帝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

心中不禁回想起历年来与北方鞑靼、瓦剌等部的交锋。

这些游牧骑兵来去如风,惯用游击。

每逢秋高马肥,中原物资入库之时,便南下劫掠,烧杀抢掠一番,无恶不作,令边境军民苦不堪言。

大顺朝并非没有出兵征讨过。

甚至有过几次大规模北伐,但草原广阔,大军往往劳师动众,却难以捕捉其主力。

反而时常被其拖垮补给,被诱入深处遭到反击,胜少败多。

即便是打赢几仗,也难以根除隐患,过不了几年,又会卷土重来。

这种钝刀子割肉般的侵扰,最是消耗国力民心。

就在文武百官讨论对策的肃穆气氛中,李洵和南安郡王霍元勾肩搭背,磨磨蹭蹭最后溜达进来。

李洵原本该站在勋贵队列的前列,但觉得位置太显眼,不方便他们说小话。

于是眼神示意霍元和史鼎悄悄往后缩,一直缩到北静王水溶,和西宁郡王的身后,让其身体当天然屏风。

前面的北静王水溶微微侧头,看到这两位活宝,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文臣队列中,以几位须发花白的老臣为首,多是主张稳妥防守:

“陛下,北虏侵扰,自古有之。其性如豺狼,贪而畏威。”

有阁老出列点头接过话:“若贸然兴大军征讨,草原茫茫敌踪难觅,恐重蹈昔日覆辙,空耗国力于社稷无益啊!”

这番论调代表保守派,以及部分不愿多生事端的官员心声。

而武将队列那边。

则明显分成了两派。

年轻气盛渴望军功的少壮派将领个个情绪激昂,慷慨陈词:

“陛下!岂能坐视北虏猖狂,我天朝上国兵精粮足,正当挥师北上直捣黄龙,一举荡平胡尘,永绝后患,末将愿为先锋,必斩虏酋首级献于陛下!”

另一批功勋卓着,如今已享尽荣华的勋贵老将,则大多沉默不语,或微微摇头。

他们历经沙场,深知战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如今只想安稳地颐养天年。

生怕一个不慎,不是马革裹尸,就是落得个惨败辱国的下场。

晚节不保啊。

霍元听得热血沸腾,尤其是听到那些年轻将领请战时,更是激动得不行,猛地一拍胸脯,就要出列嚷嚷:

“陛下,臣也愿往,给臣三千铁骑,臣必……”

话没说完。

就被旁边的李洵一把拽了回来,低声吐槽:

“你行吗你就上?别到时候胡虏没砍几个,自己先让人俘虏了,还得让朝廷花银子赎你去!”

霍元被噎得满脸通红,梗着脖子道:

“我怎么不行,我祖上也是马背上得的功勋,王爷休要小瞧我。”

李洵翻了个白眼。

你打过仗没有?纸上谈兵半天。

光靠热血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