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关中人才,二袁异心(2 / 2)

“即便如吕布者,虽跋扈,亦奉诏北迁。益州刘璋,虽僻处西陲,闭境自守,名义未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然,河北袁绍、淮南袁术二人,至今未见只言片语呈送朝廷!”

“袁绍坐拥四州,兵强马壮,非但不遣一兵一卒勤王,反将持节抚慰关东的太傅马日磾马公,强行扣留于邺城,形同软禁,此乃大不敬!至于那袁术……”

“更是猖狂悖逆!竟公然扬言,称如今天下不知正朔所在!更拒绝归还其窃据的传国玉玺!其不臣之心,已然昭然若揭!”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袁氏兄弟的傲慢与公然挑衅,无疑是对刚刚重建的朝廷权威最直接的蔑视!

御座之上,刘协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竟被气笑了出来:

“好一个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果然势大权重,早已不将朕与朝廷放在眼里了!袁本初扣留国家重臣,袁公路妄言天命、私匿国器……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袁公路说不知正朔?李傕、郭汜的人头还挂在虎牢关外!他莫非是眼瞎了不成?!”

然而,刘协并没有立刻发作。他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将翻涌的怒火压下。

他深知,如今的朝廷,初定关中,民生凋敝,府库空虚,兵马虽经整编,虽然兵卒精锐但是打不起远征河北的持久仗,袁绍就是凭借这一点所以有恃无恐。

此刻兴师问罪,绝非良机。

“罢了,”刘协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司徒。”

“臣在。”

“以朝廷名义,再拟两道旨意。一给袁绍,申斥其扣留大臣之罪,责令其即刻礼送马太傅归京,并命其亲自或遣嫡子入朝述职,呈送河北四州图籍户册,以明臣节。”

“二给袁术,严辞切责,令其即刻交还传国玉玺,并亲自入朝请罪。”

“臣……遵旨。”赵温自然也明白其中深意,躬身领命,退入班列。

朝会至此,诸事议定。刘协宣布散朝,百官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大殿。

空旷的前殿内,很快只剩下刘协以及侍立在侧的少量郎官。他独自坐在御榻上,望着群臣离去的背影,尤其是丞相杨彪、司隶校尉贾诩、尚书令钟繇等人的身影,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焦灼。

“杨公守成有余,然过于谨慎,遇此等开拓进取、谋取天下之事,便显得顾虑重重,难有奇策……”

“贾文和智谋深远,却明哲保身,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主动献策,更不愿揽权担责……”

“钟元常精通政务,律法,然其思维框架,仍多囿于旧日洛阳朝廷的规矩,对于如何破解如今这群雄割据的死局,仍差一一些……”

“眼下虽有小安,然袁绍、袁术巨患在北在南,天下大半未附。朕需要的是一个能总揽全局、洞悉大势、敢于任事、能为他谋划出扫平群雄、一统天下之路的经天纬地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