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陛下,此事可行。”
帐内众人顿时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贾诩的声音依旧平淡里带着寒意:“李傕军中,派系林立,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原属郭汜的部将、军官,如今虽被迫归於李傕麾下,然其心必不服,李傕对彼等亦深怀猜忌。昨日李利败退,弃郭汜旧部断后,更添嫌隙。”
他微微前倾身体,继续道:“臣有一计。请陛下允臣,草拟劝降密信,不必多,十数封即可。信中不必有具体承诺,只需言辞恳切,提及朝廷宽大,既往不咎,许以官爵厚禄,暗中遣人,设法交予李傕军中那些原属郭汜、且有些名望实力的军官手中。”
“此信无需确保送达,甚至……可故意令其中几封被李傕截获。”
“李傕性情多疑暴戾,见此信,必疑其麾下将领有武心。初时,或会斩杀一两名军官立威,以震慑全军。”
“然其军中郭汜旧部人数众多,军官亦有不少。李傕绝无可能将这些人斩杀殆尽,否则军中即刻大乱。届时,他将陷入两难之境:信,则疑神疑鬼,看谁都像叛徒;不信,则如鲠在喉,坐卧难安。”
“在此猜忌日深、人心惶惶之际,”贾诩最后总结道,“李傕为证明自身权威,为打破僵局,为防夜长梦多唯一的选择,便是尽快与我军决战,以求速胜!如此,他便不得不主动来攻我坚营壁垒。我军以逸待劳便可。”
帐内一片寂静,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刘协闻言,眉头微挑,目光转向贾诩,带着几分随意:“文和此计虽妙,然你方才言及,需择选李傕军中那些有名有姓、尤其是原属郭汜的军官寄信。这些人中,想必不乏你昔日旧识,甚至或有几分交情。此计若行,李傕暴怒之下,彼等恐有杀身之祸。你……心中可有不忍?”
贾诩面色沉静如水,微微躬身道:“陛下,生死有命。臣与彼等虽有旧谊,然既各择其路,便该料到或有今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能以此计速破李傕,使大战早息,便是值得。”
杨彪、士孙瑞等老臣听得脊背发凉,此计可谓毒辣至极,直攻人心最阴暗脆弱之处。关键是贾诩这人,以前的交情那是说扔就扔,一点情面都不讲。
张济、杨奉等将领则暗自咋舌,心想这贾文和果然名不虚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绝户之计,这是要逼李傕自断臂膀,再来自投罗网,他自己也是够狠。
刘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此计大善!便依文和之言!文和,此事由你斟酌拟定!”
“臣等遵旨!”几人齐声应道。
贾诩微微躬身,面无表情,仿佛刚才那条足以引发敌军内部血雨腥风的毒计,与他毫无干系一般。
只是此事之后,不说李傕了,就算天子的朝中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与贾诩这种薄凉之人相处。除了杨彪若有所思的看着贾诩的背影,缓缓起身,似乎能够理解其中的用意。
“贾文和啊贾文和,这是打定主意孤臣做到底啊。还真是伤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