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算计张济(2 / 2)

可以说,在大多数人的认同下种辑的政治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

片刻后,御帐内传出声音,示意众人可以进去了。文武官员们这才整理了一下衣冠表情,努力摆出严肃的样子,依次低头走进帐中。

只见帐内,刘协已然重新端坐榻上,神色平静,仿佛刚才看热闹啃枣子的人不是他。而段煨和杨定也已勉强整理好仪容,虽然脸上还带着淤青和汗渍,官袍也皱巴巴的沾着尘土,但至少恢复了臣子的姿态,一左一右分站两侧,低着头,不敢再看对方,更不敢看天子。

待文武官员皆已重新入帐,分列站好,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榻上面色沉静的少年天子身上。

刘协的目光缓缓扫过低着头、脸上还带着淤青和羞惭的段煨与杨定,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并不如何响亮,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打完了?气顺了?”

段煨与杨定浑身一颤,头垂得更低,闷声道:“臣知罪……”

“知罪?”刘协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意,“你俩也知道丢人?!朕都替你们害臊!”

他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所有人心中都是一跳。

“你们代表的的是朝廷的颜面,是汉家的威严!两个国家大将,互相攻讦,这要是传扬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关中的百姓会怎么想?他们还会相信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将军能保护他们,能匡扶汉室吗?朕还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私怨?私仇?私事再大,那也是私事!裹挟私怨而废公事,乃为臣者大忌!凡事宜当以公心为重,以社稷为重!这个道理,还要朕来教你们吗?”

“若是你二人因私废公,互相掣肘,李傕三万大军打来时,该如何处置?是各自为战,等着被李傕各个击破?还是互相使绊子,眼睁睁看着对方被围攻而见死不救?!”

“到时候,朕是不是还要再被李傕抓回长安去?!你们对得起战死在新丰的将士吗?对得起一路追随朕东归的百官公卿吗?对得起这天下还在盼着汉室重振的黎民百姓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般砸在段煨和杨定的心上,也砸在帐内所有文武官员的心上。

段煨和杨定更是冷汗涔涔,羞愧得无地自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臣等愚昧!只顾私怨,险些误了国家大事!罪该万死!”

刘协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稍缓和。

“都给朕记住今日之言!若再因私废公,互相倾轧,休怪朕军法无情!”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同心协力,共御外侮!若有异心,天诛地灭!”

段煨和杨定此刻连忙发誓保证。、那场风波过后,刘协特意留下了司空杨彪、新任御史大夫钟繇、镇西将军杨奉、征东将军杨定以及镇东将军段煨等核心文武人员,准备商议应对李傕大军的具体战略。

帐内气氛依旧有些微妙,尤其是段煨和杨定,虽然被迫“和解”,但彼此间仍不愿多看对方一眼。

就在众人刚刚落座,尚未开始正式讨论之际,帐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通报声——徐晃派出的快马信使到了!

他将军报传给杨彪、钟繇等人阅览,沉声道:“公明急报,之前李傕已尽起大军三万,号称十万,浩浩荡荡开出长安,沿渭水南岸东进。按其行程,最多十日,兵锋便将直抵华阴!”

军报在几人手中传阅,帐内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压抑。虽然早有预料,但确切的消息传来,依旧让人感到巨大的压力。

“诸位,”刘协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情势已然明了。李傕来势汹汹,志在必得。我军各部,连同段将军麾下,拢共不足两万。该如何应对,都说说吧。”

段煨作为地主和目前实力最强的一方,率先开口,他的策略依旧立足于他最熟悉的防守:“陛下,李傕兵多,且多为西凉老兵,锐气正盛,不宜正面硬撼。臣建议,依托臣之华阴大营及周边险要地势,深沟高垒,坚壁清野,打一场守备战。凭借营垒消耗其锐气,待其久攻不下、师老兵疲之际,再寻机反击。同时,必须分派兵力,严密监视东面弘农张济的动向,以防其趁火打劫。”这是他最稳妥的计划。

杨定此刻也暂时放下了私人恩怨,从军事角度考虑,附和道:“段将军所言甚是。我军兵力处于劣势,野战风险太大。凭借营垒防御,方是上策。臣愿率部守御左翼营栅。”他主动请缨,也算是一种表态。

杨奉也点头道:“臣也赞同固守。右翼营防,可交由臣部负责。”他们二人都见识过李傕大军的厉害,从心底不愿在野外平原上与西凉铁骑硬碰硬。

三位主要将领的意见趋于一致——防守。

刘协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杨彪和钟繇:“杨公,元常,你二人以为如何?”

杨彪沉吟道:“三位将军皆久经战阵,所言乃老成持重之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确是应对强敌之法。只是……粮草军械,尤其是箭矢滚木等守城之物,须得储备充足。”

只见钟繇沉思片刻,沉声道:“陛下,诸位,久守必失。不如先解决张济,再全力防备李傕。”

帐内顿时一静,杨定忍不住脱口而出:“如何解决张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