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节省弹药!交替掩护!他们被广智唬住了,现在要的是精准!要让他们知道,老子回来了!这块骨头,他们啃不动!”
班长回来了!
思路清晰,指令明确,瞬间将张广智的“被动拖延”战术升级为“主动防御+精确打击”!
战士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迅速按照新的指令行动起来。
张广智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胸腔里那股憋闷感终于散去。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和灰,重新端起枪,眼神变得坚定。
看着班长张维如定海神针般挺立在前沿的背影,以及林白接到指令后立刻如幽灵般消失在预设狙击位的矫健身影,
他知道,他的路还很远!
但五班的主心骨,回来了!
战斗,才刚刚进入他们熟悉的节奏!
—————————————————
班长回来了,张天天也不害怕了。
平时训练就带着一股莽劲儿,现在领了任务更是嘴角咧开一抹近乎狰狞的笑容。
他和孙二满根本没选择常规的卧姿或跪姿,而是猫着腰,如同两道贴着地面疾窜的阴影,借助崖顶边缘凸起的岩石和茂密的灌木丛,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左翼敌军侧后方——
那群正借助树林掩护,试图组织包抄的老兵们身后不到二十米的距离!
“操!让你丫也尝尝被包抄的滋味儿!” 张天天低声咕哝一句,和孙二满对视一眼,猛地从掩体后站了起来!
“哒哒哒哒——!”
两支自动步枪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
子弹泼水般扫向那群猝不及防的老兵后背!
这距离,这角度,简直不讲武德到了极点!
老兵们被打得人仰马翻,头盔上的红光瞬间亮成一片,许多人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阵亡”在了自己精心策划的包抄路线上。
“你踏马的!!”
“靠!!”
惨叫声和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左翼的威胁瞬间土崩瓦解!
“哈哈哈哈哈哈!”张天天当着老兵的面笑得一脸猥琐,还和孙二满击了个掌!
邱磊接到命令直接早已占据了坡道上方一个绝佳的射击位置,身体稳如泰山,呼吸几乎消失。
虽然不能和林白那样每一次点射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但单说准头这块儿也是五班数二数三的。
“砰!砰!砰!” 每一个试图探头、跃进、或者想借助坡道岩石掩护靠近的“敌军”,头盔必定在下一秒亮起刺目的红光!
他编织的火力网,密不透风地覆盖了整个坡道狭窄的入口区域。
谁敢靠近,谁就是个死!
坡道下方,几个“幸存”的老兵被死死钉在掩体后,连脑袋都不敢再抬一下。
林白领命之后,身影如同融入风中的落叶。
他没有像孙二满他们那样迂回,也没有像邱磊那样构筑固定火力点。
他选择的路线刁钻诡异——
时而如灵猫般窜上粗壮的树杈,枝叶晃动间枪响已落,子弹不可思议地穿过枝桠缝隙,击中岩石后自以为绝对安全的“目标”;
时而匍匐在不起眼的灌木丛中,从敌人视角的绝对盲区悄然开火;
甚至在一次翻滚后,利用一块不过膝盖高的石头作为瞬间掩体,身体扭曲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打出致命一击!
敌人隐藏的角度已然堪称刁钻,但林白的射击路线则更为致命,充满了预判与想象力。
他总是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枪声响起的位置宛如鬼魅。
张维要求敲掉三个,林白以近乎无声的效率,超额完成了任务。
岩石后亮起的红光,宣告了那个刁钻火力点的彻底哑火。
然而,完成任务的林白,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引人注目地停留在制高点。
他如同战场上的幽灵,迅速收敛了所有的锋芒。
他不再主动寻找最耀眼的狙击位,而是安静无声地移动着,像一个沉稳的影子,跟在了每一个需要支援的战友身后。
他不开枪,锐利的目光却穿透硝烟,紧紧地锁定了战友们的每一个战术动作、每一次掩体转换、每一次火力间隙。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
如果我是邱磊,坡道锁死后,我会预判敌人可能的烟雾弹强攻路线,提前调整角度……
孙二满他们位置太突前,如果敌人有狙击手……右侧那棵枯树后面就很可疑……
李宁那边的火力点转换节奏慢了半拍,容易被摸清规律……
应该提醒他们交叉掩护的时间差再缩短两秒……
千百种实战与演习的可能性在他脑海中飞速推演、复盘、优化。
敌人会怎样进攻?
己方又该如何突击?
每一种变化都在他脑中形成了清晰的预案。
他甚至有能力在战友露出破绽或被敌方火力压制的瞬间,不动声色地移动到更有利的位置,
或者用一块抛出的石头吸引敌人注意,不着痕迹地帮战友化解了一次潜在的危机。
这种高度专注的实战模拟推演,其强度丝毫不亚于亲自冲锋陷阵。
林白甚至在这种高压的思维风暴中,还有一丝余裕掠过了一个近乎荒诞的念头:“啧,这战场即时分析……要是现在给他一台电脑,他能立刻敲出一份十万字的实战演练体验报告!连战术优化建议都能附上!”
张维如同一块礁石,稳稳地立在指挥位上。
张广智则寸步不离地跟在班长身边,如同最忠诚的影子。
两人之间没有太多言语,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交流往往只需要眼神和几个简洁的手势。
但张维刻意放缓了语速。
每一次下达新的微调指令,每一次指出下方敌军的动向变化,他都会用低沉但足够清晰的嗓音,清晰地传递给张广智:
“看,他们左翼被打懵,现在想从右翼洼地渗透……”
“李宁那边刚才的火力间隙……有点大了,提醒他们,间隔不能超过三秒…”
“邱磊的位置很稳,但要注意弹药消耗……”
这不是对下属的耳提面命,更像是一位严师在实战中给徒弟进行最直观的案例教学。
张维知道,张广智不是林白那种看一遍就能举一反三、战术素养近乎妖孽的天才。
林白的学习像海绵吸水,瞬间充盈;而张广智,则更像一块坚硬的生铁,需要勤磨。
张广智的回应通常只有一个字:“嗯。”
但他的目光却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班长指示的方向,钉在每一个战术执行的细节上。
汗水从他的鬓角滑落,喉结因为紧绷而上下滚动。
班长慢下来的语速,给了他宝贵的思考时间。
他不是在被动接受命令,而是在疯狂地咀嚼、吸收、理解班长每一个决策背后的考量——
为什么是压制左翼而不是右翼?
为什么选择交替掩护而不是火力覆盖?
地形、敌情、我情、瞬间的判断……
这个过程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和吃力,远没有林白那种行云流水的悟性。
但张维看着张广智紧蹙的眉头、攥紧的拳头和那双如饥似渴吸收着一切的眼睛,眼中反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知道,张广智的“磨”,是把知识、经验和教训,用责任感和韧劲,一点一点、吃力却无比坚定地刻进骨子里的过程。
这种本事,一旦磨出来,就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这辈子都忘不了也夺不走的硬核实力!
枪声依旧激烈,但在张维清晰的指挥、五班战士高效的执行、以及林白无声的战场推演和张广智沉静的“生磨”学习下,这块小小的阵地,已然固若金汤,成了敌军啃不动、绕不过的叹息之壁!
那么接下来就是反攻,和大部队汇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