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少林龙隐录 > 第142章 蟒袍玉阶 血诏惊心

第142章 蟒袍玉阶 血诏惊心(2 / 2)

曹化淳早已面无人色,肥胖的身躯抖如筛糠,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倨傲?他嘴唇哆嗦着,眼神躲闪,支支吾吾:“这…这…军情紧急,咱家…咱家即刻回京禀报!禀报…”他猛地挥手,对抬箱子的小太监尖声叫道:“赏赐留下!快!备马!即刻启程回京!”说罢,竟如同丧家之犬,在小太监的搀扶下,头也不回地冲出偏厢,连那两份沉甸甸的奏疏都弃之不顾。

沈炼也迅速恢复了阴沉,他深深看了一眼地上的血点,又深深看了一眼沐林雪冰冷如刀锋的侧脸和凌未风沉重的背影,仿佛要将这一刻深深烙印。他一挥手,带着锦衣卫如同鬼魅般无声退去,消失在风雪之中。

喧嚣褪尽,偏厢内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死寂。唯有那两箱珠光宝气的蟒袍玉带、黄金千两,在幽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而讽刺的光芒,与地上那一点刺目的鲜血形成鲜明对比。 “竖子不足与谋!”凌未风看着曹化淳仓皇逃离的方向,终于压抑不住胸中郁愤,一拳狠狠砸在沉重的红木箱盖上!厚实的箱盖应声碎裂,金锭滚落一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沐林雪缓缓蹲下身,伸出染血的手,将凌未风那份被曹化淳遗弃在地上的奏疏拾起,又拾起自己那份。

她看着奏疏上那力透纸背的“乞粮饷援兵”字样,再看看满地的金玉,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极致冰冷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彻骨的寒芒与决绝。 “不必再等了。”她的声音如同冰河下的暗流,平静得可怕,“靠他们,襄阳必死无疑。” 风雪再次席卷襄阳城。

府衙小院内,虚尘厢房的灯光彻夜未熄。 沐林雪推门而入时,虚尘正盘膝坐于榻上,周身气息圆融平和,右臂伤口的包扎依旧整洁,脸色却比前几日好了许多。伽蓝碎玉并未放在身边,显然伤势已无大碍。他面前的几案上,摊开着一卷手抄的《金刚经》,墨迹未干,字迹端严沉静。 烛光跳跃,映着他清隽的侧脸,也映着刚进门的沐林雪肩头未化的雪粒。

她已换下那身带血的劲装,素衣如墨,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霜雪气息。 “樊城陷落了。”沐林雪开门见山,声音如同屋外的寒风,将刚得的噩耗平铺直叙地吐出。 虚尘执笔的手悬在半空,一滴浓墨落在纸面,迅速晕染开一大片阴影,如同不祥的预兆。

他缓缓抬起头,琉璃般的眸子里映出沐林雪冰冷沉凝的面容,瞬间明了了一切。无需多言,她那周身几乎化为实质的寒意与眼底深处那抹决绝的火焰,已说明局势危殆到了何种地步。

“阿弥陀佛。”一声低沉的佛号饱含着深沉的悲悯与凝重。虚尘放下笔,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沐林雪,“城中粮秣尚能支撑几日?有何打算?”

“七日。”沐林雪走到几案旁,将手中紧攥的两份奏书重重拍在桌上,“靠等,是等不到粮草援兵了。只能自救。” 虚尘的目光落在奏疏上那刺目的“七日”字样,又看向沐林雪染血的掌心(她方才紧握拳头所致),眉头微蹙。“你的手…”

“无妨。”沐林雪打断他,声音依旧冷硬,但目光扫过他已然无恙的右臂时,那冰封的眼底深处,终究掠过一丝如释重负的涟漪,语气也微不可察地缓和了一分,“你的伤…可彻底好了?” 虚尘微微颔首,唇角浮现一丝宽慰的笑意:“托沐帅洪福,已无大碍。虽佛力尚未尽复,但行动无碍。”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自救,如何救?” 沐林雪深吸一口气,冰眸中寒光闪烁,如同出鞘的利刃:“清军新得樊城,立足未稳,骄兵必懈!其粮道由樊城转运,行船走陆,必经汉水沿岸几处险隘。我意…趁夜渡江,劫其粮船!烧其草料!断其命脉!此为其一。” 虚尘眼中精光一闪,仔细聆听。

“其二,”沐林雪的手指在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标记处重重一点,“城西三十里,牛首山深处,传说有前朝义军遗留的秘库,虽年代久远,线索渺茫,但山中或有避难乡民藏粮。遣精锐小队,持我手令,入山搜寻,死马当活马医!” 虚尘看着地图上那遥远而渺茫的标记,又看了看沐林雪眼中那孤注一掷的决绝光芒,心中了然。这已是绝境中穷尽一切可能的挣扎。

“其三…”沐林雪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冰冷的杀意,“城内必有清虏细作,与那逃遁的哭童子等人勾结,传递消息,动摇军心!须以雷霆手段,拔除毒瘤!” “善!”虚尘双手合十,眸中佛光湛然,再无半分犹豫,“劫粮断道,需精兵强将,出其不意。贫僧虽不通军阵,但一身皮糙肉厚,或可为先锋,吸引强敌主意。牛首山寻粮,须熟知地理、心思缜密之人。至于清除内鬼…”他目光转向沐林雪,“此乃沐帅玄鸟卫所长,贫僧愿以佛门‘谛听’之术辅之,助沐帅辨奸!”

“好!”沐林雪冰封的唇角终于勾起一丝极淡的、却带着铁血锋芒的弧度,“和尚,你助我劫粮!”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虚尘颔首,目光沉静如水,“何时动身?” “今夜三更!”沐林雪斩钉截铁,冰眸中燃烧着孤城绝境下最后的战火,“风雪夜,杀人放火天!” 风雪更急,拍打着窗棂。两人目光在昏黄的烛火下交汇,再无言语,唯有同生共死的默契在无声流淌。他们之间,是尸山血海淬炼出的信任,是生死边缘相互托付的灵魂共鸣。这冰冷的雪夜,即将被复仇与求生的烈焰点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