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贸易的浪潮持续席卷天庭与凡间,曾经被视为 “离经叛道” 的贸易行为,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底层小仙凭借仙宝商城实现修行自由,凡间手艺人通过贸易通道收获财富与认可,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像一束束强光,穿透了保守派神仙心中 “仙凡有别、不可交融” 的固有认知。越来越多曾对仙凡贸易持反对或观望态度的保守派,开始放下偏见,主动投身这场贸易变革,为仙凡融合注入了全新活力。
一、传统财神李仙:从 “坚守古法” 到 “创新联名”
天庭财神殿西侧的 “金玉阁”,曾是天庭最守旧的仙玉饰品工坊之一。这里的主人李仙,出身于传统财神世家,家族传承千年的仙玉雕刻技艺,在天庭享有 “玉中藏灵,触之增福” 的美誉。以往,李仙的工坊只接待天庭高阶神仙,所制仙玉饰品皆用天庭原产的顶级仙玉,且雕刻纹样严格遵循上古规制,绝不允许半点 “凡间元素” 掺入。
“仙玉乃天庭灵物,承载着仙家气运,岂能与凡间凡石混为一谈?” 这是李仙过去常挂在嘴边的话。去年《仙凡贸易规范》刚颁布时,他曾联合十余位传统财神向天庭上奏,直言仙凡贸易会 “玷污仙家圣洁”,甚至在天庭议事殿上与支持贸易的仙官激烈争辩,坚决反对仙宝商城引入凡间商品。
转变发生在今年初春的一次天庭仙官聚会。当时,几位年轻仙官佩戴着从仙宝商城购买的饰品,其中一枚镶嵌着凡间翡翠的玉佩格外引人注目。那玉佩上,天庭传统的云纹与凡间的牡丹纹相互缠绕,仙玉的莹润与翡翠的通透相得益彰,触摸时既能感受到仙玉的灵气,又能体会到凡间玉石的温润。
“这是‘青禾仙草铺’隔壁的‘凡玉阁’卖的,是凡间玉雕师傅和天庭小仙合作做的,才两枚下品仙玉就能买到。” 佩戴玉佩的仙官笑着介绍,言语间满是对这枚玉佩的喜爱。李仙听后心中一动,他悄悄记下 “凡玉阁” 的位置,聚会结束后便径直前往仙宝商城。
站在 “凡玉阁” 门口,李仙看着店内络绎不绝的仙友,心中满是震惊。店内陈列的饰品虽大多用的是凡间玉石,但经过天庭小仙的灵气加持与工艺改良,竟别有一番韵味。更让他意外的是,店内一款用凡间和田玉雕刻的 “福字牌”,因寓意吉祥、价格亲民,竟被列为仙宝商城 “月度热销品”,月销量突破千件。
“我们这的玉石都是从凡间精选的,虽然没有仙玉的灵气,但质地细腻,再加上我们用天庭的浅雕技法雕刻,很受仙友欢迎。”“凡玉阁” 的店主热情地向李仙介绍,还拿出几款新品让他品鉴。李仙接过一块凡间翡翠雕刻的玉簪,指尖拂过簪头的莲花纹样,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将家族传承的仙玉雕刻技艺与凡间玉石结合,打造 “仙凡联名玉饰”。
回到 “金玉阁” 后,李仙连夜翻阅家族的雕刻图谱,又派人从凡间采购了一批和田玉、翡翠、玛瑙等玉石。他亲自挑选玉石原料,尝试用家族秘传的 “灵纹雕刻法” 在凡间玉石上雕刻天庭纹样,再用微弱的仙力为玉石注入灵气。经过数十次尝试,他终于成功打造出第一款 “仙凡联名玉饰”—— 一枚用凡间和田玉雕刻的 “云纹平安扣”,扣芯镶嵌着一小块碎仙玉,既保留了凡间和田玉的温润,又融入了仙玉的灵气。
为了验证市场反响,李仙带着 “云纹平安扣” 来到仙宝商城,在 “凡玉阁” 店主的帮助下设立了临时摊位。没想到,仅仅一个时辰,他带来的五十枚 “云纹平安扣” 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仙友还围着他询问是否有更多款式。
“以前总觉得凡间玉石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才发现,只要用对方法,凡间玉石也能做出好饰品。” 李仙感慨道。随后,他正式向天庭提交申请,在仙宝商城开设 “传统仙玉饰品店”,专门售卖 “仙凡联名玉饰”。他还从凡间聘请了十位资深玉雕师傅,与自家工坊的仙匠合作,推出了 “云纹系列”“莲纹系列”“福字系列” 等多个品类的玉饰。
开业第一个月,“传统仙玉饰品店” 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五百枚下品仙玉,远超李仙的预期。其中,一款用凡间翡翠与天庭仙玉拼接雕刻的 “龙凤呈祥玉佩”,因工艺精湛、寓意美好,成为天庭新婚仙友的首选饰品,甚至有几位天庭高阶神仙也专程前来定制。
“现在我才算明白,仙凡贸易不是‘玷污圣洁’,而是为天庭技艺带来了新的活力。” 李仙站在店铺里,看着前来选购玉饰的仙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计划下个月前往凡间,实地考察玉石产地,与凡间玉雕工坊建立长期合作,将更多凡间玉石与天庭技艺结合,打造出更受仙凡两界喜爱的玉饰。
二、风水仙官玄真:从 “坚决反对” 到 “主动服务”
相较于李仙的 “逐渐转变”,天庭风水司的玄真仙官态度的转变则显得更为 “戏剧性”。玄真仙官掌管天庭风水布局,毕生钻研上古风水典籍,坚信 “仙凡殊途,风水不可互通”。在仙凡贸易通道刚开通时,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凡间的 “浊气” 会破坏天庭的风水格局,甚至预言仙凡贸易会导致天庭灵气紊乱,还因此与负责仙凡贸易的灵韵仙官闹得不可开交。
“凡间商户不懂天庭风水,盲目在仙凡贸易枢纽开设店铺,不仅会影响自身运势,还会冲撞天庭灵脉!” 去年冬天,玄真仙官在天庭议事会上言辞激烈地反对扩大仙凡贸易枢纽规模,甚至拿出风水典籍中的条文,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当时,灵韵仙官反驳道:“风水之道,在于顺应时势、因地制宜,而非墨守成规。仙凡贸易是天庭发展的新趋势,风水布局也应随之调整,为贸易服务。” 两人各执一词,最终议事会决定暂时搁置扩大枢纽的计划,先观察现有贸易枢纽的运营情况。
玄真仙官本以为,用不了多久,现有贸易枢纽就会出现风水问题,可事实却与他的预期截然相反。半年过去,仙凡贸易枢纽不仅没有出现灵气紊乱的情况,反而因往来仙凡客流增多,形成了 “灵气循环” 的良好格局 —— 凡间的生机之气与天庭的仙灵之气相互交融,让枢纽周边的灵草生长得更加茂盛,甚至吸引了不少祥瑞灵鸟在此栖息。
真正让玄真仙官改变态度的,是一次偶然的凡间之行。当时,灵韵仙官邀请他一同前往凡间的 “清溪村”,考察王阿婆的 “清溪竹编工坊”。玄真仙官本不想去,但在天帝的劝说下,最终还是不情愿地踏上了凡间的土地。
刚到清溪村,玄真仙官就被村里的景象吸引了。清溪村背靠青山、前临碧水,村口的竹林生长在灵脉之上,形成了天然的 “聚气阵”;“清溪竹编工坊” 位于村子中央,门前一条小溪蜿蜒流过,既方便了竹编原料的运输,又形成了 “玉带环腰” 的风水格局。更让他惊讶的是,工坊内的竹篮堆放有序,窗户朝向与光线角度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竹篮的干燥通风,又能让竹篮吸收清晨的灵气,提升品质。
“这工坊的布局,是您指导的吗?” 玄真仙官忍不住向王阿婆问道。王阿婆笑着摇头:“哪有什么人指导,就是按村里老人说的‘顺风顺水’的法子摆的。不过之前‘仙凡贸易辅导员’说,这样的布局能让客人觉得舒服,客流量也会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