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星途:重启》要上线,张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大哥。
他拨通炮哥的电话,刚说清来意,那边就传来爽朗的笑声:“张凡?你可算找我了!你做的游戏,哥必须支持!主播我来联系,费用你别管,保证让你满意!”
挂了电话没半小时,炮哥的微信就发了过来 —— 一份名单,上面列着 23 位头部游戏主播,涵盖了科幻、单机、休闲等多个品类,都是当年蓝鲸推《苍穹》时想请却没请动的主。
更让张凡惊喜的是费用:总共 50 万,平均每个主播才两万多。
要知道,当年蓝鲸推《苍穹》时,请 20 位头部主播花了 500 万,虽然艾伦和魏翔在联系这些主播时可能会中饱私囊一些,但要值得只炮哥自己的商业出场费都要百万以上,却给了奇点这么大的优惠。
推广资源到位,游戏本身的硬实力更没话说。
柳如烟主导的太空探索题材,把“星途”当年的初心和现代科幻审美结合——玩家能驾驶定制化飞船穿梭在不同星系,每颗行星的地貌、大气都不一样;
利文集团提供的AI技术,让Npc不再是“复读机”,能根据玩家的选择调整对话语气,甚至会记住玩家的偏好。
测试版上线那天,23位主播同时开播,画面里的星云流转、飞船轰鸣瞬间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这星空也太真实了吧!”
“Npc还能记我喜好?比某些大厂的AI强多了!”
弹幕里满是好评,不少“苍穹”玩家更是激动:“终于等到正统星际战争了!《苍穹》刚开始就暴雷了,这个才是我要的!”
上线首小时,测试服就挤满了玩家,服务器一度需要扩容;
三天后,taptap评分稳定在9.2分,taptap热门榜直接冲到第二,仅次于一款国民级手游。
周雨柔没闲着,她借着游戏的热度,密集对接了几家投资机构。
会议室里,她打开《星途:重启》的玩家数据和“雨凡AI”工具箱的演示视频,语气自信:“目前测试版留存率78%,玩家付费意愿强烈;我们自主研发的‘雨凡AI’,能自动把游戏场景生成视频,还能辅助玩家与Npc交互,后续可应用到更多游戏品类,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壁垒。”
投资人们看着屏幕上流畅的AI生成视频——玩家在火星基地与Npc对话时,AI自动截取关键片段,配上字幕和背景音乐,一键就能分享到社交平台,纷纷点头:“这个AI工具很有潜力,不仅能提升玩家粘性,还能降低UGc创作门槛,市场空间很大。”
一周后,“雨凡AI”工具箱正式上线,名字里的“雨”取自周雨柔,“凡”取自张凡,是两人带领团队熬了无数个夜晚的成果。
工具箱嵌入《星途:重启》后,玩家自发创作的游戏视频在b站、抖音刷屏,#星途重启太空日记#的话题很快冲上热搜,又为游戏带来一波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