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和平之诚意,朕已严令东方诸将,即刻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后撤百里……愿与大唐重修旧好,永结盟谊……”
最后,他提出了实质性的让步:
“……阿拔斯王朝,愿承认大唐帝国对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包括但不限于安西、北庭、吐蕃故地及河中部分地区(指唐军实际控制的怛罗斯、碎叶等地)之宗主权……双方以药杀水(锡尔河)为界,划定疆域,互不侵犯……”
“……愿重开丝绸之路,保护商旅,降低关税,使两国货物往来,畅通无阻,共享太平之福……”
“……谨献上明珠十斛、西域宝马百匹、大马士革宝刀十柄、镶嵌宝石的金银器若干,聊表歉意与敬意……”
伊斯玛仪念毕,再次深深鞠躬,将国书与礼单高高举过头顶。
大堂之上一片寂静。将领们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有胜利者的自豪,有对昔日怛罗斯之耻得雪的畅快,也有对大食人如此迅速服软的些许意外。
梁宰与浑瑊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知道,这并非大食人真心臣服,而是迫于当前军事失利和内部压力的权宜之计。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巨大的外交胜利,标志着大唐的兵锋,已经让远在巴格达的哈里发不得不低头承认其在西域的绝对权威。
梁宰缓缓起身,接过国书,声音洪亮而威严:“贵使之言,本总管已悉数听闻。哈里发既有悔过之心,愿止戈息武,划定疆界,此乃两国之幸,万民之福。本总管当即刻上奏皇帝陛下与杜尚父,陈明尔等之意。然,在陛下与尚父旨意下达之前,我军将暂驻于现有防线,望尔方谨守承诺,勿再生事端!”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将决定权上交,既保持了姿态,也为后续可能的谈判留下了余地。
“谨遵总管钧令!”伊斯玛仪连忙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至少,第一步,停战,算是达成了。
消息很快传回长安。
杜丰看着梁宰转呈的大食国书抄本,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淡然笑容。他看向身旁的刘晏和几位重臣:“曼苏尔倒是能屈能伸。此非真心臣服,乃缓兵之计也。”
刘晏点头:“然,能逼得大食哈里发主动遣使乞和,划界称臣,已是前所未有之大胜!足以震慑西域,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
杜丰沉吟片刻,提笔开始起草回复的国书草案。他不仅要巩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更要为帝国未来的西陲,奠定一个更有利的战略格局。
大食的乞和,标志着持续数月的西线大战,以大唐的全面胜利而暂告段落。帝国的疆域与威望,被杜丰和他的将士们,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