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73章 梳理内政 夯实根基

第173章 梳理内政 夯实根基(2 / 2)

一份份密报被直接送到杜丰的案头。

“禀尚父,原魏博某州刺史,虽表面上归顺,却暗中指使胥吏篡改田亩册,阻挠清丈……”

“成德镇某军将,虽已接受整编,却私下抱怨朝廷,与旧部往来密切,恐有异心……”

“户部某清勾司主事,在核算河北漕运损耗时,涉嫌贪墨……”

“某御史,此前多次上书反对废藩,疑与河北某豪强有利益往来……”

杜丰看着这些密报,眼神冰冷。他知道,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内部,来自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惰性十足的官僚体系。

他没有丝毫犹豫。

“查!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官职高低,背景如何,证据确凿者,严惩不贷!”

一场无声的风暴在朝堂和河北官场刮起。

那名阻挠清丈的魏博刺史,被崔佑甫依据确凿证据,直接拿下,抄没家产,押送长安问罪。成德那名心怀怨望的军将,被突然调离原职,明升暗降,置于闲散位置,其麾下部队被彻底打散重整。户部的贪墨主事,被革职查办,流放岭南。而那名疑似被收买的御史,则被杜丰在一次小范围的朝会上,轻描淡写地以“风闻奏事,有失严谨”为由,调离了御史台,外放偏远州郡。

这些处置,迅捷而有力,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地切除了刚刚暴露出来的毒瘤。没有大规模的株连,却足以让所有心怀侥幸者胆寒。朝野上下,顿时为之肃然。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杜尚父推行新政的决心不容挑战,其掌控力已深入帝国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

在这场梳理与整顿中,柳明澜及其掌控的“兴业社”,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她坐镇长安总号,运筹帷幄,凭借庞大的商业网络和灵敏的信息渠道,一方面协助朝廷将盐铁、布帛等物资高效输往河北,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则利用商业手段,配合官府对那些冥顽不灵的旧豪强进行经济上的精准打击,迫使其就范。

偶尔在夜深人静时,杜丰会回到府中,柳明澜会为他端上一碗热汤,轻声汇报着商业层面的进展,也会提及他们年幼儿子的趣事。只有在这样短暂的时刻,杜丰那始终紧绷的神经才会稍稍放松,感受到一丝家庭的暖意。柳明澜深知他肩上的重担,从不多言政事,只是用她的方式,为他维系着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后方。

内政的梳理,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又带着革新换面的力量。清丈田亩、推行两税、整顿盐政、肃清吏治……一项项政策在帝国的肌体上推行开来,触及着最深层的社会结构。阻力依然存在,暗流依旧涌动,但大势已成,不可逆转。

杜丰站在政事堂的窗前,望着长安城万家灯火。他知道,夯实根基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每清理一处积弊,每推行一项善政,大唐中兴的基石便牢固一分。帝国的车轮,正在他强有力的推动下,碾过泥泞,向着那光耀后世的目标,坚定前行。而接下来,来自北方的客人与海上的梦想,也将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