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64章 血沃孤城,星火燎原

第64章 血沃孤城,星火燎原(2 / 2)

“雷将军……诸位壮士!李光弼……代太原数万军民,谢过!” 他的声音哽咽,却带着重逾千钧的力量,“此恩此情,光弼与太原城,永世不忘!”

江南:密信入蜀,惊澜再起

几乎在雷万春血溅太原城下的同一时间,凌素雪带着那份染血的密信和江南舆图,历经九死一生,终于突破了永王势力在江南江北的层层封锁,回到了相对安全的蜀中地界。

她直接来到了杜丰的小院。当她将那封盖有永王私印、内容足以坐实其勾结史思明、意图裂土称制的亲笔信,以及标注着江南兵力部署、粮仓位置的精细舆图放在杜丰面前时,杜丰沉默了。

信上的内容,比檄文中所言更加详尽,也更加触目惊心。永王李璘,不仅承诺与史思明平分天下,更详细规划了如何南北夹击,如何瓜分地盘,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凌姑娘,辛苦了。” 杜丰看着凌素雪苍白憔悴却依旧挺直的脊梁,看着她衣袖下隐隐渗出的血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知道,为了这份东西,江南的“纸鸢”们,必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分内之事。” 凌素雪的声音依旧清冷,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她的虚弱和疲惫,“只是……‘鬼手’刘三为掩护我们撤离,引爆了作坊,已然……殉国。”

杜丰闭了闭眼,将那股翻涌的情绪压下。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忠魂却重于泰山。

“他的功劳,我会记住。” 杜丰郑重道,随即目光锐利起来,“苏先生!立刻将此密信与舆图,复制数份!一份以八百里加急,直送灵武肃宗皇帝御前!一份送往郭子仪元帅处!另一份……送给成都的‘行在’,特别是那位李侍郎!我要让他看看,他曾经试图勾结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苏瑾肃然领命:“有此铁证,永王叛逆之罪,板上钉钉!朝廷讨逆,再无任何转圜余地!”

“不仅如此,” 杜丰手指点着那份江南舆图,“将此图复制,分送淮南、江西、浙东等可能与永王接战的节度使!让他们看清叛军虚实!明澜,‘兴业社’在江南的人,要动起来,依据此图,重点破坏永王的粮草囤积点和关键运输通道!”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体系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这份用鲜血换来的铁证,将成为刺向永王集团心脏最锋利的一把匕首!

蜀中:风起青萍,雏凤清声

就在北方血战、江南密信引发新一轮波澜之际,蜀中内部,一股新的力量,开始悄然崭露头角。

经过数月历练,尤其是在杜丰有意无意的放手和指点下,柳明澜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和组织才能。“蜀中兴业社”不仅成功稳住了蜀中经济,更开始向周边辐射影响力。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张顺的成长。

这个从黑山血火中爬出来的少年,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江南任务后,气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仅凭血勇和直觉行事的少年郎,而是变得沉静、敏锐,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凌素雪养伤期间,他主动承担起了部分“纸鸢”队的管理和训练工作,以其亲身经历和过人的敏锐,赢得了队员们的信服。

这一日,张顺向杜丰提交了一份关于改进“纸鸢”队训练和渗透技巧的详细条陈,其中不少想法,竟与杜丰超越时代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

杜丰看着这份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的条陈,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目光坚定、气质沉稳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乱世,它能摧毁一切,也能在废墟上,催生出最坚韧的新芽。

“张顺,” 杜丰放下条陈,看着他,“从今日起,‘纸鸢’队独立成部,由你暂代队正之职,直接向我负责。凌队正伤愈后,另有重任。”

张顺身躯一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化为无比的坚定,他单膝跪地,抱拳道:“顺,必竭尽全力,不负参军重托!”

雏凤清声,其音渐亮。杜丰麾下,新一代的骨干,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成长。

北方,星火般的援军虽大部陨落,却点燃了太原军民死守的最终信念;江南,确凿的铁证已化作道道催命符,飞向永王;蜀中,新的力量正在孕育,根基愈发深厚。

杜丰站在命运的交叉点上,感受着来自三个方向的激荡。他知道,最黑暗的时刻或许尚未过去,但燎原的星火,已然在他手中,开始燃起。接下来的,将是更加残酷,却也更加决定性的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