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老爷听了,却是把目光放在中年身上,中年沉思片刻,便也点了点头。
随后陆阴官便也定了时辰,起身离开。
等陆阴官走后,身后的丫鬟小声问道:“这位是?”
中年淡淡道:“察查司判官姓陆,这阴官也姓陆,总是沾亲带故,更何况阴间找人的手段,总是比阳间的更高明。”
“不止如此,这些年阴间多为阳间开道路,予方便,不管是出于人情还是其他,给他三分面子,都是应该的。”
丫鬟点头,道:“大人英明。”
中年人继续道:“我还正愁这文远县的人没什么用,可能帮不上忙,他倒是来的是时候。”
“便也等一等吧。”
说完他又看向县老爷,道:“你也照他说的做,派人去告知城里百姓,夜里有阴差入门,让他们做好准备。”
“家家户户门口,点上蜡烛,记住了,别生火灾,夜里盯着点。”
县老爷听命,便也急忙指挥属下办事。
一群穿着黑色官服的人离开,腰间皆是挎着一个大箱子。
他们离开府衙,打开箱子,箱子里跑出各种两指并拢大小的木头小人儿,这些小人儿手上手上背着黄符,黄符上印着官印及几行小字,便也四处奔走。
文远县内各处便也有这种小人儿奔走,跃入寻常四处酒楼,商铺,跃入寻常百姓家。
百姓们得到消息,虽然心情忐忑,却也是不敢说什么,家里没有蜡烛的,便也只能去买。
城里卖蜡烛的,但是供不应求,发了笔小财,便也急忙去点香问符,找卖家买货。
慢慢的天色便暗了下去,文远县城里便也很是安静。
随着夜色渐浓,城里各处开始点燃了蜡烛。
蜡烛点燃,烟气升腾,那些烟气升空,飘散在空中,使得四处雾气蒙蒙。
也就在那雾气中,突然冷不丁的,便是走出一道道身影来。
这些身影手上提着白皮灯笼,身上穿着蓑衣斗笠,就这么从雾气中走出来,往四处而去。
便是阴间问梦的阴兵!
文远县城里的人便也很快的睡去,那些阴兵则提着灯笼走入睡着之人的家里。
他们将灯笼放在床边,穿着蓑衣斗笠就往床上躺。
不管多大的床,仿佛会因为他们躺下去而变得宽敞。
这一夜,便有数不清的人与阴差同床共枕过。
慢慢的,放在一旁的灯笼里有了画面,画面快速掠过,是近些日子的所作所为。
等看完了,阴兵便也提着灯笼离开,等到半夜的时候,雾气开始消散。
那些阴兵提着灯笼汇聚,灯笼里的画面开始穿梭交织,慢慢的,慢慢的删减出其中不重要的部分,再慢慢的,一道人影浮现。
这人背着背篓,只有短暂的画面,便也根本看不清个具体。
“又是他,此人在东门镇出现过,便是陆大人找的那人,看来此事多与他有关了。”
“只是奇怪,怎么会看不清呢?”
不管是东门镇还是文远县,那么多人都见过这人,如今却是没有一个人对其有具体的印象,真是古怪。
有阴兵开口道:“东门镇上不是有个女娃子跟他一路,想来应该能从她身上得到线索。”
又有阴兵站出来,回应道:“那女娃子被人下了咒,脑袋里混乱的很,情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