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司与阵道司的成功设立,如同在北逍帝朝这棵新生的大树上,嫁接了两条充满活力的丰硕枝干。然而,丞相诸葛文和的谋划远不止于此。这一日,他再次于太初殿求见秦双,进言更深层次的改革。
“陛下,”诸葛文和手持玉笏,神色沉静,“丹阵二道,虽能强基固体,然欲使帝朝真正根深叶茂,传承万世,尚需三根支柱,分别对应‘力量传承’、‘思想教化’与‘人才晋身’之途。”
秦双闻言,放下手中关于两司初显成效的奏报,饶有兴致地道:“丞相细细道来。”
“其一,力量传承之基,在于功法。”诸葛文和目光炯炯,“帝朝崛起至今,征战四方,收纳归附,国库中所藏功法秘籍、神通玉简,已浩如烟海。然其或束之高阁,或散落各部,未能形成体系,更未能普惠于忠臣良将,此乃巨大浪费,亦寒将士之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臣建议,于帝都中心,建立‘功法塔’!将帝朝收集、创立之所有功法、神通、秘术,经天机谷与诸位太上长老鉴定后,按其威力、潜力、修炼难度,划分天地玄黄诸般等级,制成标准神念传承玉符,置于塔中。帝朝官员,可凭政绩功勋兑换参阅;军中将士,可凭杀敌战功兑换修炼!如此,功勋得其所用,忠诚得其所赏,帝朝战力与凝聚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秦双眼中精光一闪,此法可谓将资源利用与激励机制完美结合,直指核心。“善!此塔当立!便命名为‘北逍万法通天塔’!”
“其二,思想教化之途,在于论道与秩序。”诸葛文和又道,“仙界修士,桀骜者众,私斗寻仇,层出不穷,既损元气,亦乱秩序。臣建议,于帝都中心,紧邻功法塔,设立‘讲道司’!此司有三大职能:一,定期邀请帝朝内大能、乃至外界名家,公开讲演大道,传播帝朝理念,启迪众生智慧,此谓‘传道’;二,设立‘论道台’,鼓励修士于此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点到为止,化干戈为玉帛,此谓‘论道’;三,设立‘生死擂’,若有不可调和之私人恩怨,可申请于此公证比斗,签下契约,生死勿论,以合法途径解决纷争,避免波及无辜,维护帝朝稳定,此谓‘止戈’。”
“传道、论道、止戈……好一个讲道司!”秦双赞叹,“此举不仅能提升帝朝整体道法水平,更能引导风气,减少内耗,凝聚人心!准!”
“其三,人才晋身之阶,在于公平与破格。”诸葛文和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破除陈规的锐气,“以往仙界,宗门世家垄断资源,寒门散修晋升无门。我北逍欲成大业,必不能囿于此旧例!臣建议,设立‘天教司’!此司独立于吏部,专司考核天下才俊!无论出身宗门、世家、寒门、散修,甚至妖族、异类,只要身家清白,有志于帝朝,皆可前来参加‘天教考’!考核其修为、心性、才智、技艺,不设门槛,唯才是举!通过者,无需背景人脉,即可直接进入帝朝任职,根据考核成绩与专长,授予相应官爵!”
“打破出身壁垒,唯才是举!”秦双霍然起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她自身便是从下界飞升,深知底层修士的艰难与才华被埋没的痛苦。此策若能实行,无异于在北逍帝朝与仙界无数寒门才俊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天之桥!“此策若能行,我北逍何愁人才不济?此司便叫‘天教司’,取‘天道教化,有教无类’之意!丞相,此三策,堪称奠定我北逍万世基业之基石!朕即刻下旨,全力推行!”
旨意迅速下达,整个北逍帝朝的官僚体系与工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北逍万法通天塔:
选址于帝都最核心的龙脉节点,由工部大匠与天机谷阵法师联手,耗费无数珍材,历时数月,建成一座高耸入云、共分九层、通体由混沌色神石砌成的巨塔。塔身铭刻着无数玄奥道纹,引动周天灵气汇聚。
塔内,由天衍仙帝亲自带领天机谷众长老,联合北玄宫、逍遥仙宗精通各类功法的太上长老,组成“功法鉴定院”,对国库中海量的功法典籍进行梳理、鉴定、去芜存菁。
最终,数以十万计的功法神通被整理出来,划分为:
天阶(帝级及以上,蕴含大道本源,非大功勋、大机缘不可得,存放于第八、九层)
地阶(仙君级,威力巨大,修炼精深可窥帝境,存放于第六、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