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见这老人还是沉默,也知道人家的顾忌,他干脆开门见山道:“老人家,我从北阳调到我们东阳工作了,当时您为自己儿媳妇被许省长的二儿子许旭升欺负摔伤了给我写的信,还有您儿子媳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恢复教师身份,再说我这刚来人生地不熟的,所以今天就想过来拜访您老人家一趟。”
其实这老头,也就是刘和良本人已经相信李杨的话了。他站了起来,对李杨用歉意的语气说道:“不好意思了,李书记,虽然现在没有人来找我们了。但是这些老邻居们还是对原来老有人来骚扰我感到担心,所以才会这么警惕。”
“没事没事,保持一颗警惕心还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你也不认识我们。”李杨也是哈哈笑道。
这时也有人问刘和良:“刘老师,看来你应该认识这几个人呀。”刘和良笑着点了点头,指着李杨向大家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前些日子跟大家说过的北阳那边的市委书记,我家的事就是李书记给办的。”介绍完后,又对李杨说道:“李书记,就去我家里坐坐吧。”李杨笑着点了点头,跟在刘和良后面向楼房那边走去。
刘和良家很近,就在一楼,并且为了方便出行,他把一楼阳台部分改成了一个入户大门,可以不经过楼道就直接回家了。进去后,李杨发现这房子是个3室1厅的结构,面积也不算大,大概接近一百个平方的样子。家里没人,刘和良介绍说老伴现在跟着儿子媳妇在省城。因为孙女放假了,老伴就把孙女带去省城去了,还说过段时间全家人就会都回来的。
李杨听到这,就问道:“难道学校还没有恢复您儿子媳妇的教师待遇吗?”刘和良苦笑道:“李书记,虽然事情是真相大白了,我也去找过学校,可是学校领导说要上报教育局,还让我不要着急,总是要有个说法的。其实孩子们劝过我,说让对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很满足了,现在他们两人在省城一个私立学校教书,虽然不是什么铁饭碗,但是也算有个工作了。”
李杨也知道,只要许海军还是副省长,东阳这边应该没有人会为解决这件事而去得罪许海军这个省领导的。现在自己来东阳了,那么必须是要落实这件事的,但是这事现在肯定不能跟刘和良说的。
于是李杨岔开话题道:“刘老师,刚才说了我现在调到咱们东阳工作来了,我今天过来其实还是有事请教您的。”
“呀,李书记您真到我们东阳工作了,也是市委书记。”刘和良虽然是老师,但是对官场上的职级还是不算清楚的,他认为北阳市委书记调到东阳来,那肯定也是市委书记。李杨也是笑着解释道:“那还差着呢,我现在是市委副书记。”
但是这话听到刘和良耳朵里,就变成了李杨被贬职了,你想从市委副书记降到副书记了,这不是贬职是什么。为什么贬职,这肯定是为自己家里的事得罪了省里的领导了。想到这,刘和良更是愧疚万分,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道:“李书记,您看您为我们的事连市委书记的职务都免了,这真是对不起您,害的您......。”
“别、别”李杨赶紧制止了继续说下去的刘和良,然后解释道:“刘老师,您千万不要自责了,我这个调动根本不是什么贬职,严格意义上讲我其实还升官了。”见刘和良还是一副我是读书人,你骗不了我的表情时。李杨就拿平湖县和北阳市打比方,说自己在北阳当市委书记和现在平湖的县委书记一般大,虽然北阳是市,但是也只是一个县级市,最后还开玩笑道平湖的县委书记被提拔后还当不了自己现在的职务。
这一通解释下来方才打消了刘和良的疑虑,刘和良不好意思的笑道:“这样说下来我就放心了,我就说像李书记这样不畏强权的领导才应该提拔。您能来我们东阳工作,更是我们东阳人的福气。”
李杨也是连连摆手,直说这话说过了,东阳的领导干部还是蛮称职的。刘和良也知道话里意思到就行了,再说多了也是不好,他记得李杨找自己时说有事咨询,便问道:“李书记,您说找我有事,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
李杨也没有客气,直接将曾传文的事说了出来,还说当时曾传文担任校长时,有个老师举报过他有贪污行为,最后这个老师却被车撞的身亡了,所以自己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他当时在学校时的情况。
没想到,刘和良听完李杨今天找自己的原因后,也是激动地一拍大腿,叫道:“我就说像曾扒皮这样的干部,只有李书记来了才能收拾他,恰巧您说的这件事发生时我还没有退休。这样,李书记您等会,我去喊一个人来,相信对您肯定有帮助。”说完,不等李杨开口回话就站起来小跑着出去找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