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翁倩最后一年时光里,也是李杨到教育部的第6个年头,不管是自身能力还是家中帮忙,李杨就已经担任了部里财务司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还在括号中备注正处,并且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都是50多岁的人了,基本上对处里的事很少上手了,有了这个还不到30岁的副手,心里明白的很,这是准备来接手的,所以那更是什么事都不管了,全都推到李杨头上,这不是妥妥的隐性一把手吗。
可以说当时令整个教育部系统震惊不已,都在猜测这是哪家太子党下来镀金来了,前几年不显山露水低调到忘了有这个人,现在一不小心就差点直接在处里登顶了。
李杨父亲李成林是国属企业的老总,也是享受行政待遇的,但是今后基本上只能在企业发展了,前几年还有下地方转行政的想法,现在也淡了那个心思了。
李老爷子也说过李成林的性格只适合在企业上,如果从政可能早就败走华容了。李成林当时听后还是不服的,可是也知道自己这说一不二的直性子在官场上是走不远的,所以那一点从政的小愿望就寄托在了儿子李杨身上。
可李杨却是一点都不听自己的安排,好在毕业后还是听话进了教育部。李成林对翁倩这个媳妇刚开始也同李杨妈妈一样不是很接受。他倒不是认为翁倩配不上自己儿子,主要是李杨先斩后奏让他很没有存在感,认为李杨是受到了翁倩的蛊惑才会变成这样的,自己的儿子从小是多么的听话,怎么一读大学就变了。
随着接触时间一长,特别是翁倩支教回城后,虽然不是经常住在一起,可李杨在翁倩陪同下周末有时也会回李家老宅陪老爷子聊聊天吃吃饭,李杨全家对翁倩的看法大有改观,甚至还要李杨与翁倩抽时间把婚礼补办了,李杨都意动了,可翁倩却反而劝说道这婚礼办不办日子总不是这样过,还不如等有小孩了,让孩子见证爸爸妈妈的婚礼不是显得更有意义。
可没想到,还没等怀上小孩,翁倩却先患上大病。可这时的李成林却想把李杨下放到地方任职,虽然在部委提拔也快,可是终究还是限在条条框框里面了,对今后发展还是不利的,毕竟想在官场上更进一步,这基层工作经历可是相当加分的。
可是李杨却没有半点出京的想法,开玩笑,不说翁倩现在病了,就是没病,自己也没有夫妻分居的念头。
还是翁倩出面劝李杨,称现在年轻多锻炼,到时在地方站住脚了,等她病好了也可以把她调过去,到时不还是在一起了吗。何况现在交通工具又快又方便,再说双休不一样可以见面相聚吗。
等李杨同意后,也不知家里是怎么操作的,反正半年后,一纸调令李杨便直接从教育部财务司国有资产管理处空降到北江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北阳市任职了,并且还一步到位担任了市委书记。
虽说北阳市作为楚州市起来只是平调,可部委办那么多的正处,谁不想下来当一方土皇帝镀镀金。并且北阳市历任市委书记都是高配楚州市市委常委,妥妥的副厅级。
可能组织上考虑到李杨太年轻了,刚过30岁,便没有直接任命楚州市市委常委这个职务,但是副厅级待遇还是享受到了。
这一次听说为了李杨下基层,连李老爷子都出面打了招呼。李成林在李杨去任职前一天父子坐下来二人好好交流了一番,李杨也知道这一次去阳江任职家里是出了大力,另外北江省省委副书记方学儒也是关键,方学儒与李成林都是大学同学,平常只要来京也会去拜访李老爷子,李成林在李杨的工作上也征求过方学儒的意见。
这次来阳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前任书记因为“5.15”群体事件被直接免职,整个北阳市委市政府班子多人被党纪处理,所以李杨接手只要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的善后工作后接着平稳发展,基本上就有功无过了。
北江省高层也就两三个人知道李杨的关系,其他人也都在揣测和观望,看李杨这个外来和尚在北阳是一飞冲天还是触礁搁浅。
李杨也知道至少现阶段在北阳市搞得好坏就只能靠自己了,毕竟家里插手过多也对李杨今后的发展还是很不利的。
可没想到李杨刚到北阳上任,连情况都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摸清楚,就被翁倩去世的消息打击到,然后李阳也凑巧出了交通意外从而造成了两个人的意外交集,也就是说此李杨的身体与彼李阳的灵魂合二为一,成就了一个新的李杨(为方便区分,以后就只用李杨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