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业坊的香露坊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有玫瑰的甜香,有薰衣草的淡香,还有胡椒的辛辣香,混合在一起,让人神清气爽。最后一批 “胡椒香皂” 正被装上马车,这些香皂比寻常的要小些,用描金的油纸包着,上面印着武媚娘亲题的 “玉露” 二字,字迹娟秀,带着江南女子的柔美。十几个侍女正忙着清点数目,她们的袖口都绣着小小的 “武” 字,动作麻利得像一阵风,手指纤细而灵活。
武媚娘坐在窗前的软榻上,软榻铺着白狐裘,是去年漠北进贡的珍品,毛色雪白,摸上去像云朵般柔软。她手里把玩着一支碧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玉质温润,在烛火下泛着莹润的光泽。透过窗棂,能看见侍女们正将香皂箱搬上马车,木箱是用樟木做的,能防虫蛀,上面还贴着封条,盖着香露坊的朱印。
“娘娘,” 管事嬷嬷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青布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捧着一本账册,“最后五十箱都点清了,东宫那边要的二十箱单独放着,用红漆做了记号。”
武媚娘抬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东宫的那二十箱,硫磺包换了吗?”
“换了,” 嬷嬷压低声音,“按娘娘的吩咐,用的是西域的硫磺,颜色比咱们用的深,还掺了些铁屑,一看就不是咱们工坊的东西。”
武媚娘点点头,将碧玉簪插回发髻:“做得好。记住,若是真出了事,就说那二十箱是太子妃亲自派人来监工做的,配方也是她们自己带来的。” 她忽然笑了笑,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咱们只是代加工,可担不起谋逆的罪名。”
嬷嬷躬身应道:“娘娘放心,奴婢都记下了。刚才送皂的小厮回来报,说玄武门那边查得紧,连马车的车轮都要敲敲看看,说是怕藏了铁器。”
“尉迟恭倒是个仔细人。” 武媚娘端起桌上的茶盏,茶盏是越窑的秘色瓷,釉色青如湖水,里面泡着薰衣草茶,水面上漂浮着几粒胡椒粒,是她特意加的,据说能提神醒脑。“看来陛下是真的上心了,这样我也能睡个安稳觉。”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侍女小翠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娘娘,东宫的内侍来了,说…… 说太子妃要亲自来取香皂。”
武媚娘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平静:“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穿着杏黄色内侍服的中年太监走进来,脸上堆着假笑,眼神却滴溜溜地四处打量。“奴才给武娘娘请安,” 他夸张地躬身,“太子妃说惦记着新做的胡椒香皂,特意让奴才来催催,若是好了,想亲自来瞧瞧。”
武媚娘放下茶盏,声音柔和却带着威严:“有劳公公跑一趟,香皂刚装好车,正准备送去东宫呢。太子妃金枝玉叶,何必亲自来,让小厮送来便是。” 她对小翠使了个眼色,“去,取两锭银子给公公喝茶。”
太监接过银子,掂量着揣进怀里,脸上的笑容更谄媚了:“娘娘体恤奴才,奴才感激不尽。只是太子妃说了,听说这香皂里加了西域的奇珍,想亲眼看看制作过程,也好学着做些给陛下用。”
武媚娘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公公也知道,这香皂的方子是陛下御赐的,轻易不能外传。若是太子妃想学,不如请陛下下旨,臣妾定当亲自教她。” 她站起身,走到太监面前,身上的香风扑面而来,“公公回去告诉太子妃,香皂马上送到,保准是最好的料子做的。”
太监被她的气势慑住,嗫嚅着说不出话,只得讪讪地告辞:“那…… 那奴才就先回去复命了。”
看着太监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嬷嬷皱眉道:“娘娘,这太子妃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