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禁书的启示(2 / 2)

李元昌拍着胸脯应道:“殿下放心!属下保证把那地方烧成白地!” 他眼底闪着兴奋的红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冲天火光。

“杜荷,” 李承乾转向驸马,“你安排人手在工坊外围制造骚乱,最好能引巡逻的武侯绕远路,给我们争取至少半个时辰的时间。”

杜荷微微欠身:“臣已想到一计,可让西市的几个泼皮在工坊附近斗殴,再让巡夜武侯‘恰好’撞见,保管能拖延足够时辰。” 他从锦盒里取出一叠银票,在桌上码成整齐的一摞,“这些钱用来打点泼皮和武侯,足够了。”

李承乾的目光扫过那叠银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这位驸马最擅长的就是用银钱开路,那些见钱眼开的小吏和泼皮,在他眼里不过是些提线木偶。

“侯君集,” 他看向吏部侍郎,“你负责事后打点刑部,务必在三日内结案,定性为意外失火。若有哪个不开眼的官员想深究,”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冷,“就想办法让他‘病’上几个月。”

侯君集拱手领命:“臣明白,定不让此事牵连到殿下。” 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有的是手段对付那些碍眼的角色。

李安俨见众人都领了差事,急不可耐地往前凑了凑:“殿下,属下能做些什么?”

李承乾看着这位武将,沉吟片刻道:“你带十名精锐侍卫,埋伏在工坊后巷,若有漏网的护卫或工匠想报信,就地解决。记住,不留活口。”

李安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抱拳应道:“属下遵命!”

密室里的烛火突然 “噗” 地爆出个灯花,将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更长。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些杀气腾腾的亲信,忽然觉得掌心的伤口不再疼痛,那几滴落在《农桑要术》上的血珠,仿佛化作了胜利的朱砂痣。

“事毕之后,” 李承乾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所有人立刻撤回东宫,不得互相联络。若有人被抓,” 他目光如刀扫过众人,“须得咬紧牙关,莫要牵扯旁人。”

杜荷适时补充:“臣已备好毒药,若事败被擒,可自行了断,保全家眷。” 他从袖中摸出几个黑瓷小瓶,摆在每个人面前,瓶身贴着个小小的 “速” 字。

众人拿起瓷瓶,指尖触到冰凉的釉面,密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没人说话,但彼此眼中的决绝已经说明了一切 —— 他们这条船,已经和李承乾绑在了一起,要么乘风破浪,要么一同沉入水底。

李承乾最后看了眼墙上的影子,那些扭曲的形状此刻竟像是在朝他跪拜。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皇教他射箭,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那时他以为说的是战场厮杀,如今才明白,朝堂和宫闱比战场更凶险,而李杰,就是他必须射落的那匹领头马。

“散了吧,” 李承乾挥了挥手,语气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各司其职,三日后听我号令。”

众人鱼贯而出,狭窄的通道里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赵虎最后一个离开,临走前担忧地看了眼李承乾,却被太子冰冷的眼神逼退。

密室里只剩下李承乾一人,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拿起那本《赵高传》,指尖划过 “指鹿为马” 四个字,忽然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荡的密室里回荡,带着几分疯狂,几分绝望。

“父皇,别怪儿臣,” 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是你逼我的。”

夜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烛火猛地一斜,险些熄灭。李承乾伸手护住火苗,掌心的伤口被火烤得微微发烫,那点灼痛却让他感到一种病态的清醒。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密室墙角的阴影里,一只蜘蛛正从蛛网中心爬过,蛛丝上沾着的火星缓缓熄灭,像一个无人察觉的预兆。而此刻的香皂工坊里,李杰正和工匠们调试新造的蒸汽搅拌锅,压力表上的指针缓缓上升,发出细微的 “嘶嘶” 声,像是在为三日后的风暴预热。

东宫的烛火依旧摇曳,将密室的黑暗烧出一个个小小的窟窿,却照不亮那些藏在人心深处的鬼胎。长安城的夜色越来越浓,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悄然酝酿,只待三日后的月黑风高夜,便要化作吞噬一切的烈焰。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