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排好队,不要挤,都能买到!” 一个队长模样的金吾卫高声喊道,他的声音洪亮,像打雷一样,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不少。他身材高大,站在队伍旁像一座铁塔,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防止有人趁机捣乱。其他金吾卫则分散开来,在队伍两侧站成一排,维持着秩序,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这场热闹的抢购增添了几分威严。
老张带着四个伙计早就准备好了,他们天不亮就来了,把货架摆得整整齐齐,还烧了一壶热茶,轮流喝着取暖。他们穿着干净的青布衣服,衣服是特意浆洗过的,显得笔挺整洁,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虽然因为早起眼里还有些红血丝,却丝毫不见疲惫。
老张站在柜台后,柜台是用硬木做的,被打磨得光滑发亮,他手里拿着一个算盘,算盘珠子是红木做的,被他打得噼里啪啦地响,声音清脆悦耳。第一个伙计叫小李,负责收钱,他面前的木匣是用樟木做的,带着淡淡的香味,能防止虫蛀。木匣很快就装满了铜钱,沉甸甸的,他不得不一次次把铜钱倒进旁边的麻袋里,麻袋是用粗麻布做的,厚实耐用,里面的铜钱发出 “哗啦哗啦” 的声响,像一首悦耳的歌,听在老张和伙计们的耳朵里,比任何乐曲都动听。
第二个伙计叫小王,负责取皂,他动作麻利,像一阵风似的在货架和柜台之间穿梭,根据顾客的要求,迅速从货架上取下相应数量的香皂,用布包好递给顾客。他的手指灵活,抓起香皂时从不打滑,包布的时候也又快又好,边角都折得整整齐齐。另外两个伙计叫小张和小赵,他们则在队伍旁来回走动,解答百姓的疑问,提醒大家看好自己的财物。
“给我来五块茉莉的!我婆娘就喜欢这味儿!” 一个大汉粗声喊道,他嗓门大,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我要十块,薰衣草的,多送的三块要玫瑰的!给我闺女带回去!” 一个妇人踮着脚尖喊道,生怕伙计听不见。
“给我来二十块,家里人多,用得多!顺便给乡下的爹娘捎几块,让他们也尝尝鲜!” 一个中年男子说道,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布包,显然是早有准备。
顾客的声音此起彼伏,像一场热闹的合唱。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浸湿了衣领,他们却顾不上擦,只是偶尔用袖子胡乱抹一下。老张一边算账,一边吆喝着:“大家别急,一个个来,钱收好,皂拿好!都有,都有,保证让大家都能买到!” 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吆喝而有些沙哑,却依旧充满了热情。
一天下来,太阳渐渐西斜,天边布满了晚霞,像一幅绚丽的画卷,红的、紫的、橙的,交织在一起,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便民皂坊前的队伍终于渐渐散去,剩下的几个顾客也都是买完最后几块香皂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了。伙计们累得瘫坐在地上,背靠着墙壁,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小李的手因为数了一天的铜钱,手指都有些僵硬,动一下都觉得疼。
老张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麻袋,里面装满了沉甸甸的铜钱,每一个麻袋都鼓鼓囊囊的,绳子勒得紧紧的,生怕把钱掉出来。他拿起算盘,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拨动着,“噼里啪啦” 的声音在安静下来的店铺里格外清晰。算着算着,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这时,李杰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衫,袖口挽着,显得很清爽。看到眼前的景象,他笑着问道:“老张,今天收成怎么样?看你笑得合不拢嘴,想必是不错吧。”
老张连忙站起身,因为坐得太久,腿都有些麻了,他踉跄了一下才站稳。手里拿着账本,账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数字,他激动地说道:“李大人,您可来了!咱这销量,太惊人了!一天就卖了五千多块香皂,比胡椒工坊刚开张时还火!您看这钱,足足有一百多贯呢!” 他指着那些麻袋,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手也跟着哆嗦。
李杰看着那些麻袋,又看了看伙计们疲惫却兴奋的脸庞,心中也十分欣慰。他知道,便民皂坊的成功,不仅仅是生意上的成功,更是他推广香皂、改善百姓生活的第一步,这一步,他走得很稳,也为他接下来的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