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泾阳县李村时,远远就听到一阵喧哗声。李杰让马车停下,步行往前走。只见村头的打谷场上围了不少人,王老汉正站在一张高凳上,手里拿着根竹鞭,指着地上铺着的一张水稻田图纸讲解着什么。
“…… 这稻螟虫啊,看着小,危害可大了。等水稻扬花的时候,它们就钻到稻穗里,把籽粒啃得干干净净。” 王老汉的声音洪亮,透过人群传了出来,“咱们用鸡鸭治虫,就是要在它们还没长大的时候下手。鸡呢,喜欢在地里刨,能把虫蛹都刨出来;鸭呢,水性好,在稻田里游来游去,稻螟虫一出来就成了它们的点心……”
人群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还有人举手提问:“王教头,那鸡和鸭会不会把稻苗给啄了?”
王老汉笑着摆手:“不会,不会。咱们等稻苗长到半尺高再放鸡鸭,那时候稻苗结实了,鸡鸭啄不动。再说了,咱们还可以用竹篱笆把稻田围起来,让鸡鸭在里面活动,既治了虫,又肥了田,一举两得。”
李杰站在人群外,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洋洋的。他没想到王老汉不仅技术好,讲解起来也这么通俗易懂,难怪百姓们听得这么入神。
这时,王老汉也看到了李杰,连忙从高凳上下来,快步走了过来:“大人,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们的成果。” 李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啊,王教头,讲得很清楚。”
王老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大人过奖了,都是些实在话,百姓们能听懂就行。”
两人正说着,一个村民拿着一只装着稻螟虫的竹筒跑了过来,兴奋地说:“王教头,李大人,你们看,这是俺家稻田里的虫,比去年少多了!”
王老汉接过竹筒看了看,对李杰说:“大人您看,这就是用了鸡鸭治虫的效果。再等段时间,效果会更明显。”
李杰点点头,对村民说:“好好干,等秋收了,要是收成好,朝廷还有奖励。”
村民笑得合不拢嘴:“谢谢李大人,谢谢王教头!俺们一定好好种!”
离开李村,李杰又去了高陵县王村。王村的村民正在学习水培胡椒技术,几个队员正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搭建水培架子,如何调配营养液。一个中年妇女学得最认真,她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几亩地全靠她一个人打理,听说水培胡椒省水省力,特意跑来学习。
“李大人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村民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水培胡椒的好处。
“大人,这水培胡椒真省事,不用天天浇水,苗还长得这么好。”
“是啊,俺家那地离河远,以前种庄稼,光浇水就累得够呛,现在好了,有了这水培技术,再也不用愁了。”
李杰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心里很是欣慰。他对队员们说:“要耐心教,让每个人都学会。有啥困难及时报给司农寺,咱们一定解决。”
队员们齐声应道:“是,大人!”
夕阳西下,李杰坐着马车返回长安。一路上,他脑海里不断闪现着白天看到的一幕幕:百姓们学习新技术时的认真神情,看到庄稼长势良好时的喜悦笑容,王老汉和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他知道,农技队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回到司农寺,李杰立刻召集手下的官员,商议下一步的推广计划。“现在关中的推广情况不错,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些技术推广到河东道、河南道去。” 他指着地图说,“那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和关中有相似之处,推广起来应该不难。”
“大人,那需要增派农技队员啊。” 老李说道,“现在的十五支队伍,光是关中就忙不过来。”
李杰点点头:“说得对,我们要再招募一批老农,扩充农技队。另外,还要在各地设立农技站,让百姓们有地方学习技术,有问题能及时找到人解决。”
众人纷纷赞同,开始着手准备。
接下来的几个月,农技队的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十五支发展到五十支,足迹遍布关中、河东、河南等地。他们走村串户,把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百姓们使用贞观犁、种植胡椒、防治虫害……
百姓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新技术,地里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以前因为土地贫瘠、技术落后而吃不饱饭的村庄,如今都囤满了粮食;以前没人管的盐碱地,经过改良,也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司农寺的院子里,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地的捷报。有的说某地的胡椒丰收了,卖了好价钱;有的说某地用了贞观犁,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有的说某地用了鸡鸭治虫,水稻产量增加了三成……
李杰看着这些捷报,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更是希望。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唐的田野上将会一片丰收景象,百姓们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这天,王老汉带着几个队员回到司农寺,他们是回来汇报工作的。王老汉的皮肤更黑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但精神头却很好。“大人,我们把技术推广到河东道了,那里的百姓可欢迎我们了。” 他兴奋地说,“他们还说,要给您立块碑,感谢您给他们带来了好日子。”
李杰笑着摆手:“立碑就不必了,只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 他顿了顿,又说,“辛苦你们了,先下去休息几天,好好歇歇。”
王老汉和队员们谢过李杰,高高兴兴地下去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李杰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农技队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更多的技术要推广。但他有信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实现让大唐富强起来的目标。
窗外的阳光明媚,照在司农寺的庭院里,也照在李杰充满希望的脸上。一个新的农业时代,正在他的努力下,缓缓拉开序幕。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