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禁苑的茅草叶上凝成圆珠,李杰踩着湿漉漉的草甸走进林地时,裤脚已被打湿大半。他掌心攥着两张 “变色帛”,靛青色那张是昨日在荒田测得的,边角已被汗水浸得发皱;另一张刚在林边小溪里蘸过,泛着淡淡的鹅黄 —— 溪水是中性的,这抹黄衬得靛青愈发刺眼,像在无声诉说土壤里的碱气有多顽固。
“李大人,您这布片子真神了!” 小王扛着捆枯枝从树后钻出来,粗布褂子被荆棘划破道斜口,露出里面结实的皮肉,沾着的泥点混着草汁,在伤口周围凝成暗红的痂。他把枯枝往地上一摔,枝桠碰撞发出 “噼啪” 脆响,“昨儿测土是蓝的,今儿蘸了溪水就变黄,难不成是会算命的仙物?”
李杰正蹲在棵老槐树下,指尖拨开厚厚的落叶层。腐叶—— 这是自然腐熟的腐殖质,比荒田里的碱土肥沃百倍。“这叫‘验土帛’,不算仙物,却能看出土地好坏。” 他举起靛青色帛片,阳光透过纱状的布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蓝影,“你看这颜色,说明咱那荒田里的碱气重,得用草木灰来克。”
“草木灰?” 老张蹲在旁边抽着烟袋,黄铜烟锅在晨光里泛着冷光,烟丝燃出的火星明明灭灭。他去年因误了赋税被打入狱,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穿铜钱,此刻正用烟杆拨弄着脚边的枯枝,“那玩意儿不就是烧柴剩下的灰? 去年我在渭水边看人家洗麻,倒用过这东西,能去油污,咋还能改土?”
“您老说对了一半。” 李杰笑着从他烟袋锅里捏起粒火星,往旁边的枯枝堆上一扔。干燥的细枝立刻冒出青烟,带着松脂的香气在晨雾里弥漫。“洗麻用的是草木灰的‘涩性’,改土用的是它的‘火性’—— 这碱土是‘寒性’的,草木灰烧透了是‘热性’的,俩性子一对冲,土就不涩了。” 他怕老张听不懂,又举了个例子,“就像蒸馒头,碱放多了发苦,搁点酸面就中和了,一个道理。”
老李蹲在远处的土坡上,正用麻绳把枯枝分门别类捆扎。他原是司农寺的书吏,因在账册上多写三石粟米被贬为狱卒,此刻正用树枝在地上记账:“大人,这林子里的枯枝够多,就是杂了些 —— 松针有七捆,槐叶五捆,去年的玉米秆堆了半车,混在一起烧没问题吧?”
“松针最好单独烧。” 李杰起身拍掉手上的土,走到粗枝垛前翻看。最上面那根松枝足有碗口粗,树皮上留着松鼠啃过的齿痕,用指甲一划能抠出半透明的松脂。“松脂多,烧出来的灰含钾量高,改碱效果最好;槐叶次之;玉米秆得摊开晒两天,不然烧不透,会留火星子。” 他记得系统面板里的 “堆肥术详解” 特意标注:“针叶树灰烬含钾量高于阔叶树,是中和碱性土壤的首选”,此刻说的每个字都有依据。
小王已经把松枝堆成了小丘,青灰色的枝条间还夹杂着枯黄的野草,风一吹就摇摇晃晃,像座随时会塌的塔。“大人,您说要堆十八堆,这才够七堆,要不要让杂役们也来帮忙?”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掌心的泥印在额头上画出滑稽的纹路。
“不用。” 李杰摆手,目光扫过林地边缘的几棵老松树。树后隐约有衣角闪动 —— 那是尉迟恭派来的监视哨,正假装砍柴,斧头砍在树干上的声音有气无力,显然没把心思放在干活上。“人多眼杂,咱自己动手反倒清净。” 他捡起根松枝掂量着,“这松枝得劈成半尺长的段,顺着纹理劈,烧起来才透。”
老张放下烟袋锅,摸出砍柴刀往石头上蹭了蹭,刀刃闪过寒光:“我来劈,你这细皮嫩肉的,别伤了手。” 他抡起刀,“咔嚓” 一声,松枝应声裂开,带着松脂香的木屑溅了满地,在晨光里像撒了把碎金。“说起来这草木灰也金贵,去年冬天烧炕,灰都被村里的老财收去了,说是能肥田,当时我还不信。”
“老财们懂行。” 李杰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简易的灶台。圆圈里画着交叉的线条,旁边标着 “铺沙”“垒石”“通风口”—— 这是他设计的 “洁净火堆”,能避免烧灰时混入泥土。“烧的时候得注意,不能让火星子把土块卷进去,也不能有没烧透的黑炭 —— 黑炭吸热,会把地里的潮气吸走。” 他在灶台旁边画了个筛子,“烧透的灰得用细竹篾筛,留下最细的粉,那才是真宝贝。”
老李突然指着远处的杂树林:“那边有片去年砍过的桦树林,枯枝落了一地,就是离得远,得用推车拉。” 他往那边走了两步,又回头补充,“桦树皮扒下来能当引火物,烧起来特别旺。”
“去拉!” 李杰立刻点头,眼睛亮了亮。系统空间里的营养液配方特意标注 “磷元素促进开花结果”,而桦树灰的含磷量在所有草木灰里最高。“桦树灰对胡椒的根须好,多弄些回来,能省下调配营养液的功夫。”
日头升到头顶时,林地间已经堆起十二堆枯枝。松枝、槐条、桦木、玉米秆分门别类,像一座座小山。李杰指挥着三人在空地上挖了个丈见方的浅坑,坑底铺着厚厚的细沙,四周用青石垒起半尺高的沿 —— 这是他设计的 “洁净火堆”,能避免烧灰时混入泥土。
“先烧松枝。” 李杰往坑里铺了层细松针,上面架着劈好的松段,搭成镂空的金字塔形。“松脂多,得慢慢引火,烧急了会冒黑烟,灰里就带炭了。” 他用燧石取火,火星落在松针上,“噼啪” 几声就燃起了火苗。淡蓝色的火焰舔着松段,冒出带着松香的白烟,在阳光下拉出长长的丝线。
小王蹲在火堆旁添柴,眼睛瞪得溜圆:“大人,您看这火苗,蓝盈盈的,跟咱灶膛里的红火苗不一样。” 他伸手想往火堆边凑,被老张一把拉住:“傻小子,这松脂火烫得很,溅到身上能燎掉层皮!”
“这是松脂烧起来的样子。” 李杰用树枝拨了拨火堆,让空气流通得更顺畅。火焰 “腾” 地窜高半尺,松段表面渐渐渗出亮晶晶的汁液,那是融化的松脂。“等火苗变成红黄色,松段烧得发白,就算透了。” 他趁机给三人讲解,“草木灰里的‘火气’,就是能克碱的关键,烧得越透,火气越足,改土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