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衍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当时脚被划了个口子,还坚持抬张爷爷去救护车,后来感染了,走路一瘸一拐的,还不让我说。” 两人相视一笑,旁边的小赵小声对小李说:“陆队和苏博士真是心有灵犀。”
回到派出所门口,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不少居民。陆沉拿出提前打印好的联系卡,卡片是淡蓝色的,上面印着两人的名字、电话,还有一行小字:“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会赶来。” 苏衍拿出胶水,两人一起把卡片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
小雅挤到前面,把一张联系卡小心地揭下来,贴在自己的书包上 —— 书包上还别着之前陆沉送的小徽章,现在又多了一张联系卡,她笑着说:“这样我有困难,就能立刻找到叔叔了。” 周桂兰则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把联系卡上的电话抄在日历上,日历上还记着 “沉警官生日”“衍警官喜欢吃桂花糕”,都是她平时偷偷记的。
下午两点,陆沉和苏衍收拾好行李,最后看了一眼派出所的小院 —— 院角的栀子花还在开,是周桂兰上个月移栽的,旁边放着居民送的小摆件:有小雅画的画,有张大妈织的毛线小警察,还有刘波送的苹果箱上的便签(上面写着 “谢谢叔叔”)。
“走吧。” 陆沉轻轻拍了拍苏衍的肩膀,苏衍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公告栏,那里已经有居民在给联系卡贴透明胶,怕被雨水淋坏。
回到刑侦支队,办公楼的走廊里挂着新的锦旗,是之前破获跨国文物走私案时国际刑警送的。王局的办公室里,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是苏衍之前放在社区派出所的,王局特意让人搬了过来。
“你们在社区的工作,上级都知道了,还特意夸你们‘把小事办出了温度’。” 王局笑着递过一份文件,上面是新案子的资料,“马克集团的残余势力没彻底清除,最近有线索显示,他们在东南亚找了新的合作伙伴,想把一批唐代陶俑走私到欧洲,交货地点就在本市的港口。”
陆沉翻开文件,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是陶俑的特写,陶俑的衣袂上有和之前马克仓库里一致的花纹。“我们准备好了。” 他抬头,眼里满是坚定,苏衍也凑过来看文件,手指点在交货地点的标注上:“港口的监控我们得提前布控,马克的人很狡猾,可能会用假身份。” 王局点点头:“我已经让技术科准备了,你们明天就可以开始查。”
傍晚时分,两人开车来到海边 —— 还是之前约定的青屿镇,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轻轻抚平,夕阳把海水染成金红色,远处的渔船慢慢归航,渔火一点点亮起来。
陆沉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磨砂银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对银戒,比之前的 “永远” 戒更细,上面用楷书刻着 “守护” 两个字,戒圈内侧还刻着极小的缩写 “L” 和 “S”。“之前你说,我们不仅要守护彼此,还要守护这座城市。” 陆沉握住苏衍的手,把戒指轻轻戴在他的无名指上,“这枚戒指,就是我们的约定。”
苏衍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棕色的笔记本,封面是真皮的,是他之前在社区时,周桂兰的孙子送的(孩子说 “给苏叔叔记案子”)。
他翻开笔记本,里面不仅记录着案子:从 “雨夜案” 的现场照片,到暴雨夜救援时王奶奶的相册照片,再到社区居民送的小礼物的照片(刘波送的苹果、小雅的画),最后一页还贴着一张便签,是社区居民一起签的名字,最上面是周桂兰歪歪扭扭的字:“常回家看看。”
“这是我们的故事。” 苏衍把笔记本递给陆沉,“从‘雨夜案’到社区,再到以后的跨国案子,我们一起写下去。” 陆沉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居民的签名,心里暖暖的。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 “哗哗” 的声音,像是在呼应他们的约定。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最后一缕金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两枚刻着 “守护” 的银戒在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陆沉轻声说,苏衍靠在他的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海盐味,点点头:“嗯,一起面对,永远不分开。” 远处的渔火越来越亮,像是照亮了他们未来的路 —— 不管是社区的烟火气,还是跨国案的风雨,只要他们并肩,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守护不了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