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战马和铁器,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江南的丝绸和粮食,也开始销往西蜀和中原;巴蜀的蜀锦和井盐,成为了天下的硬通货。
更重要的是,无数的家庭,因为这道旨令,而重新团聚。因为战乱而分离的亲人,得以重逢;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可以自由地相爱,组建家庭。
曾经的语言隔阂、文化差异,在熙熙攘攘的集市和炊烟袅袅的村庄里,开始慢慢消融。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代,来临了。
**第三幕:还愿与上香,告慰英灵**
天下太平,刘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完成他心中积压已久的愿望。
他带着魏延、姜维,以及文武百官,首先来到了定军山。
这里是蜀汉初代名将们的长眠之地。黄忠、法正、马超……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都化作了冰冷的墓碑。
刘禅亲自走下御驾,为每一位殉职的将领,献上美酒,整理墓碑。他的眼中,充满了愧疚与敬意。
“诸位爱卿,朕……回来了。大汉,回来了。”
随后,他来到了成都的武侯祠。
这里,香火鼎盛。百姓们自发地前来祭拜,感谢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
刘禅换上素服,在诸葛亮的灵位前,缓缓跪下。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磕了三个头。
他想起了小时候,诸葛亮教他读书,教他为君之道。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昏庸和懈怠。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诸葛亮,没有他留下的这些人才,大汉,早已不复存在。
“相父,”刘禅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您未竟的事业,孩儿……完成了。您安息吧。”
站在他身后的魏延,看着诸葛亮的灵位,眼神复杂。他一生与诸葛亮政见不合,甚至被其视为“反骨”。但此刻,他心中没有了怨恨,只有对这位老对手的敬意。
“孔明,你看到了吗?这天下,终究还是姓刘的。”魏延在心中默念,“我魏延,没有辜负你的嘱托。”
姜维则站在一旁,泪流满面。他终于可以告慰自己的恩师,他继承了丞相的遗志,完成了兴复汉室的梦想。
夕阳的余晖,洒在武侯祠的飞檐上,洒在每个人的脸上。
战争、权谋、仇恨、离别……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和平与繁荣中,缓缓拉开了序幕。而那些曾经为了这个时代而奋斗、而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这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