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铸剑与固本(1 / 2)

成都的宫殿里,洋溢着一种久违的自信与喜悦。魏延的捷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次都让后主刘禅的龙椅坐得更稳一些。朝堂之上,百官对魏延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猜忌和轻视,变成了敬畏与依赖。

然而,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魏延却呈上了一道截然不同的奏章。

奏章上没有请战,没有要赏,只有八个字:“铸剑固本,休养生息。”

刘禅宣魏延入宫,君臣二人在御花园中漫步。

“文长,”刘禅难得地用了字,显得格外亲近,“如今大胜,魏吴两国元气大伤,正是我军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你为何要……休养生息?”

魏延停下脚步,看着池中锦鲤,缓缓说道:“陛下,一棵大树,之所以能抵御狂风,不在于树冠有多繁茂,而在于树根有多深厚。我军连战连捷,看似强大,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将士们疲惫,国库虽充裕,但根基未稳。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摘果子,而是施肥浇水,让这棵蜀汉的大树,根深蒂固,无惧风雨。”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禅:“臣,有三策,请陛下定夺。”

**第一策:熔炉重铸,人尽其才**

“其一,重用人才,不拘一格。”魏延的声音铿锵有力,“我大汉不乏将才,却多因一时之过,或被罢黜,或被闲置。如李严,虽有大过,但其治军理政之才,无人能及;如廖立,虽好议论,但其洞察时局之明,亦有可取之处。”

“臣请陛下,下‘罪己诏’,言明自己昔日识人不明之过。然后,启用这些被罢免的将领,让他们‘待罪立功’。给他们机会,也给他们压力。一个渴望证明自己的人,其爆发出的力量,远胜十个安于现状的庸才。”

刘禅有些犹豫:“李严……他可是曾辜负了丞相的嘱托。”

“陛下,”魏延正色道,“丞相之才,千古罕见。我等不能以丞相之标准去要求所有人。用其长,避其短,此为御人之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因私怨而废公器,乃是我大汉之损!”

刘禅被说服了,缓缓点头。

**第二策:以兵养兵,磨砺新军**

“其二,整编军队,以兵养兵。”魏延继续道,“历次战役,我军俘获了大量魏吴降卒。以往,或杀,或散,皆为下策。”

“臣请陛下,将这些降卒打散,以十人为一伍,其中只编入一名我军老兵,九名降卒。让他们同吃同住,一同训练。训练内容,不只是刀枪剑戟,更是蜀汉的军纪、军魂。告诉他们,在蜀汉,没有降卒,只有新兵。只要立功,待遇与我军老兵一视同仁,家人也能得到安置。”

“给他们三年时间。三年的时间,足以磨去他们身上的旧习,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自己是一名蜀汉战士。如此,我军不仅兵员得到补充,更是在用敌人的血液,来壮大我们自己。此为‘以兵养兵’。”

这个计策的狠辣与深远,让刘禅都感到一阵心悸。他明白了,魏延不仅要征服敌人的身体,更要征服他们的灵魂。

**第三策:利益捆绑,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