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梦回三国之旅(2 / 2)

“为何不走官道?”关羽的部将周仓不解地问。

姜小伍解释道:“曹操必然料定我们会去河北寻刘皇叔,他派出的追兵,也必在北方的要道上。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走这条人迹罕至的小路,看似绕远,实则最安全。此乃‘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一路上,姜小伍凭借对地理的了解,避开了所有可能的追兵和险阻。他甚至知道哪里的水源没有断绝,哪里的山贼可以绕行。关羽对这个年轻人的神机妙算愈发敬佩,待之如师友。

当曹操反应过来,关羽可能去的不是河北而是许都时,为时已晚。关羽一行人,已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许都城外。

### **第四章:君臣相见,密谋定计**

许都城防森严,关羽一行人如何进城?

姜小伍早已想好对策。他让关羽在城外驻扎,自己则孤身入城,通过之前联络好的一位对汉室尚存忠心的老臣——国舅伏完,将一封血书呈给了汉献帝。

血书上,关羽泣血陈词,言明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如今挣脱樊笼,特来护驾,愿为陛下扫清奸佞,重振朝纲。

汉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持以来,从未感受过如此真挚的忠诚。他读着血书,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立刻下了一道密旨,命伏完派人打开城门,迎接关羽入宫。

是夜,皇宫深处,一间偏殿内,烛火摇曳。

汉献帝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武圣”。关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刘协亲自将他扶起,君臣二人,一个久困牢笼,一个虎落平阳,相见之下,皆是感慨万千。

“有将军在,朕……朕的汉室,有救了!”汉献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姜小伍站在一旁,呈上一幅地图,说道:“陛下,将军。如今我们虽在许都,但许都仍是曹操的巢穴,不可久留。我们必须立刻离开,建立一块属于陛下的根据地。”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弘农。此地靠近旧都长安,民风淳朴,且守将并非曹操心腹。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高祖刘邦起家之地,人心思汉。若能拿下弘农,我们便有了立足之本。”

汉献帝和关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

一个惊心动魄的计划就此展开:由姜小伍联络城内忠于汉室的旧臣和禁军,制造混乱;关羽则率领精锐,以“清君侧”为名,控制部分城门,护送汉献帝出城。

### **第五章:弘农起兵,龙归大海**

行动之夜,许都城内数处起火,曹营大乱。曹操正在处理军务,闻报大惊,立刻派兵镇压。

趁着混乱,关羽如天神下凡,手提青龙偃月刀,带领百余名精锐,直奔皇宫。沿途曹军挡者披靡,无人能挡其锋芒。

汉献帝在伏完等人的簇拥下,悄然离开皇宫,与关羽会合。当曹操得知汉献帝“失踪”时,关羽等人早已护送着天子,出城远去。

曹操雷霆震怒,派夏侯惇、曹仁等大将率精兵追击。

然而,姜小伍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早已规划好了最隐蔽的撤退路线,并设下数个疑阵。追兵数次被引入歧途,最终只能望尘莫及。

经过半个月的艰难跋涉,汉献帝一行人终于抵达弘农。

弘农守将本就犹豫是否要完全听命于曹操,见到天子亲临,又有威名赫赫的关羽护驾,心中大定,立刻开城投降。

汉献帝终于在弘农城头,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向天下颁布诏书,痛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行,号召天下诸侯共讨国贼。

这道诏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许多对曹操不满的地方势力,以及心向汉室的士人百姓,纷纷响应。弘农的兵力迅速扩充,一座属于汉室的新兴势力,就此诞生。

城楼上,汉献帝望着城下飘扬的“汉”字大旗,感慨万千。他身旁,关羽手持长刀,目光如炬,守护着这位他誓言效忠的君主。

而在他们身后,姜小伍静静地站着,看着这幅历史被自己亲手改写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路漫漫,曹操的虎狼之师随时会来,北方的袁绍、江东的孙权,也都是巨大的挑战。

但此刻,汉室的龙,终于挣脱了浅滩,回归了大海。而他和关羽,将成为这条巨龙最坚实的翅膀,护送着它,飞向那重振辉煌的明天。一个属于汉献帝,也属于姜小伍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