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姜小伍发动总攻的同时,姜维率领三万西凉铁骑,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朔方。他们没有攻打城池,而是直扑魏国在北方的军马场。一夜之间,魏国经营多年的几个大型军马场被付之一炬,数万匹良马被姜维掠走。
紧接着,姜维兵分两路,一路沿黄河东进,威胁并州,吓得退守在那里的司马懿不敢南下;另一路则南下,直指长安的侧翼,对洛阳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南线,东吴助攻。**
在蜀汉发动攻击的第三天,陆逊亲率十万吴军,水陆并进,对合肥、寿春发动了猛攻。曹魏在淮南的军队本就不多,如今要面对陆逊这样的帅才,顿时捉襟见肘,节节败退。
三路齐出,互为犄角。曹魏的整个防御体系,在“新隆中对”的雷霆一击下,彻底瘫痪。
洛阳城中,一片恐慌。曹爽束手无策,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被他们猜忌了多年的司马懿身上,连下数道金牌,命司马懿火速勤王。
司马懿在并州接到消息,仰天长叹。他知道,大势已去。不是他不如诸葛亮,而是整个蜀汉,已经变成了一个他无法战胜的、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他可以击败一个诸葛亮,却无法战胜一个由诸葛亮、姜维、姜小伍共同缔造的,强大、富庶、团结的蜀汉。
当司马懿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还未抵达洛阳时,前线传来了最后的消息:姜小伍已率大军攻克洛阳,曹魏皇帝出降。
消息传来,司马懿勒住战马,身后是疲惫不堪的将士。他回头望了一眼西方,那里是蜀汉的方向,也是他一生都无法逾越的高山。良久,他拔出佩剑,扔在地上,选择了归降。
长安城,诸葛亮收到了来自洛阳的捷报。他颤抖着双手,展开竹简,上面是姜小伍亲笔写下的八个大字:
“光复汉室,还于旧都。”
老丞相的眼中,终于流下了两行热泪。他等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先帝的遗愿,自己的理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
数月后,洛阳,皇宫。
诸葛亮携后主刘禅,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宣告汉室重光。姜小伍、姜维、关兴、张苞等一众功臣,身着朝服,分列两侧,接受百官朝拜。
仪式结束后,诸葛亮独自一人登上宫城的高台,俯瞰着这座沉寂了多年的都城。姜小伍悄然来到他的身后。
“丞相,我们成功了。”
诸葛亮没有回头,只是轻声说道:“小伍,你知道吗?当年在草庐,我为先帝画下‘隆中对’的蓝图时,我以为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是你,让这个梦,变成了现实。”
他转过身,看着姜小伍,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我老了,这汉室的江山,以后,就要靠你和姜维他们了。记住,‘新隆中对’的精髓,不在于开疆拓土,而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守住这份基业,比打下它更难。”
姜小伍重重地点了点头。
夕阳下,一老一少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一个时代,在辉煌中落下了帷幕;而另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光明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三国的纷争,终于落幕,一个由蜀汉主导的崭新王朝,开始了它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而姜小伍这个名字,也作为“兴汉第一功臣”,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