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才情江临月(2 / 2)

吴升上前一步,双手接过便签,郑重收好,再次抱拳:“有劳师姐费心。”

言毕,转身离去。

门扉轻合,室内重归寂静。

江临月十指交叠,目光落在空荡的门口,眼中思绪流转。

她给出联系方式,不单因城主之托,更因方才那一瞬。

当她说出“体魄一万点”时,那男子眼中,竟无半分退意,唯有衡量与决断。

“……”

“不论如何,我却还是希望你能真正练成它。”

她低声自语,随即敛神,恢复公事公办的清冷姿态,对门外侍者淡淡道:

“下一位。”

……

离开江临月的办公室后,吴升径直前往了观星阁真正的核心区域。

那座藏书浩瀚如烟海的巨大图书馆。

图书馆内部空间开阔,穹顶高悬。

一排排古朴厚重的书架矗立,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特有的墨香与岁月感。

吴升来到一台查询终端前,输入了《云罡剑典》的名字。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相关信息。

四楼,九区,甲字架。

他搭乘着无声运行的升降梯来到四楼。

穿过一排排密集的书架,沿途能看见不少步伐匆匆的武者,大家相视无言。

终于在九区甲字架的深处,吴升找到了那本《云罡剑典(六品卷)》。

书籍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触手微凉,上面用古朴的银灰色字体烙印着书名,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吴升小心地将书取下,随后按照指引,进入了一旁专为研读功法而设的静室。

静室不大,但隔音效果极好,内部只有一张书案和一把椅子,光线柔和而稳定。

吴升将身份牌在门侧的感应区一刷,计时开始。

作为大会长,他拥有十二个小时的免费研读时间,若中途离开,时间会自动暂停。

吴升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在书案前坐下,翻开了这本期待已久的剑典。

正如江临月所言,这本剑典的修炼门槛极高。

明确标注着“建议六品灵脉境巅峰修士尝试”,恰好契合他目前的修为境界。

而翻开书页后,吴升发现了一个与以往所修功法截然不同的地方。

这本《云罡剑典》,将修炼内容明确分为了“心法篇”与“外功篇”。

以往他所接触的功法,无论是《摧城枪法》还是其他,虽然也包含运炁法门与招式技巧,但二者通常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修炼时内外兼修,同步进行。

但这本剑典却不同。

它将心法。

即体内炁息在九条灵脉以及玉液湖中运行的特定路线、节奏与法门。

和外功。

即外在的剑招、身法、发力技巧。

彻底分离开来。

吴升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心法篇,是这套功法的根基与核心。

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引导体内磅礴的炁息在九条灵脉中时而如江河奔涌,时而如溪流交错,以一种极为复杂却又暗合天地韵律的方式循环往复。

其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经过特殊“锤炼”的炁息,汇聚于心脏附近的玉液湖之上。

而之所以要将心法与外功拆分,吴升推测,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资源消耗的考量。

如果只是单纯修炼心法,引动天地灵气入体淬炼,那么修士完全可以静坐不动,专注于体内炁息的运转即可。

这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体力的消耗和对丹药等外部资源的依赖。

而一旦配合外功修炼,动静结合,消耗便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将选择权交给修炼者,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情况灵活安排。

其二,宗门控制的惯用手段。

吴升来前,也翻阅过不少典籍,深知许多宗门为了防止核心功法外泄或被弟子轻易掌握,往往会采用这种“拆分”策略。

先传授心法,待弟子心法有成、对宗门足够忠诚后,再传授对应的外功。

这并非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宗门管理中的常见现象。

相比之下,一些世俗流传或学院公开的功法,则要“爽快”得多。

至于这套《云罡剑典》的核心运行逻辑,吴升仅仅通读了一遍心法篇,便已了然于胸。

其精髓,便在于书名中的“云罡”二字!

心法运转时,经过九条灵脉特殊方式锤炼、混合、冲刷后回归的炁息,并非直接沉入玉液湖,而是浩浩荡荡地升腾而起,在玉液湖的“湖面”之上,凝聚成一片氤氲磅礴的“炁云”!

这片由精纯炁息构成的“云层”,并非静止不动。

它会不断引动、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如同自然界中云层汇聚水汽一般。

当“炁云”浓郁到一定程度,天地灵气纳入其中,与炁云在其中激烈碰撞、交融淬炼,最终便会如同云雾化雨一般,凝结滴落下一滴滴极为精纯、凝练的能量液滴!

这滴落的“雾雨”,便是这套功法最终要炼化出的、品质远超普通炁息的元罡!

“原来如此!”

吴升合上书卷,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与赞叹。

“以身为炉,以炁为云,引天地灵气为雨,凝练元罡,构思果然精妙绝伦啊!”

这套功法的修炼过程,简直像是在体内模拟一场小型的天地造化!

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对元罡品质的提升,也必然是惊人的。

他不再犹豫,将心神彻底沉入对心法篇的深入理解和记忆之中。

时间宝贵。

他必须在这十二个小时内,将这套艰深玄奥的功法彻底掌握,否则只能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