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银刀”计划(2 / 2)

首先,他利用分析权限,调阅了武田行程草案涉及的几个潜在活动地点——日本总领事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还有几家高级料亭和俱乐部。他需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点,一个能让“误会”自然发生的地方。

他看中了“虹口礼查饭店”。这家由英国人创办、目前被日军征用接待高级军官的豪华酒店,环境复杂,人员混杂,既有海军军官常驻,也与本地日侨商会往来密切。更重要的是,饭店内部结构复古,走廊错综复杂,便于制造混乱和脱身。简直是为“意外”量身定做的舞台。

接着,他需要“准备”凶手。他通过一个极其曲折、无法追溯的渠道,向李爷传递了一个模糊的信息:近期可能有“北边来的大人物”在礼查饭店活动,与“南边”的人利益冲突剧烈,可能会“不太平”。他不需要李爷派人动手,只需要李爷帮忙物色两个“背景干净”、枪法好、但脑子不太灵光、而且对海军或某些日侨商会心怀不满的亡命徒,并为他们提供进入饭店后勤区域的临时身份和武器。行动指令,他会另找机会发出。

李爷很快反馈,人找到了,是两个因被克扣抚恤金而对军方高层充满怨恨的台湾籍退伍兵,目前混迹码头,只要钱给够,什么都敢干。

陈晓内心冷笑:完美的“炮灰”,背景清晰,动机“合理”。就算事后被查到,线索也只会指向“内部恩怨”。

然后,他开始在梅机关内部,若有若无地散布一些关于武田此次来访“目的不纯”、“可能对现有上海利益格局造成冲击”的模糊议论,尤其是在与海军系统关系较近的参谋中间。

“听说武田将军对海军在中途岛的损失非常不满,这次来,怕是来者不善……”

“他这次来,会不会是关东军想把手伸到南方事务里来?上海的利益,难道也要重新划分?”

这些流言如同病毒,在猜疑和不安的氛围中迅速扩散。人心,是最好利用的武器。

与此同时,他精心撰写了一份关于武田访问期间安全风险的评估报告,重点指出了礼查饭店因为人员复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议”加强海军陆战队与宪兵队之间的协调,避免因沟通不畅出现“管控盲区”。

这份报告看似尽职尽责,实则是在为将来的“混乱”埋下伏笔——一旦出事,责任可以推给“协调不力”。

所有的线都埋下了。情报、人员、舆论、责任预案……一张无形的网悄然张开。

现在,只等武田抵达,那只傲慢的“鸟”飞进他精心编织的罗网。

陈晓合上关于武田行程的最后一份文件,眼神冰冷如西伯利亚的寒风。

“银刀”已备,只待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