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很大……”
没有人敢公开议论,但恐慌和不确定的情绪,如同潮湿的霉菌,在沉默中迅速滋生。
几天后,日本官方渠道的模糊消息终于传来,试图将一场惨败描绘成“战略性转移”和“英勇奋战”。但纸包不住火。零星的、更加接近真相的细节,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渗透进来:四艘主力航母沉没,大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丧生……
梅机关内部,那股支撑了很久的、近乎盲目的“必胜”信念,仿佛被一根无形的针戳破了。狂热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疑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怎么会这样……”一个年轻参谋在厕所里喃喃自语,脸色苍白。
之前那个在食堂里高声驳斥陈晓“保守”的海军参谋,此刻耷拉着脑袋,见到陈晓时眼神躲闪,匆匆走过。
小林弘树再次出现在陈晓办公室时,仿佛老了十岁,眼袋深重,声音沙哑:“高桥君……你之前报告的担心……是对的。” 他的话里带着浓重的挫败感。
陈晓给他倒了杯水,没有说话。内心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荒谬感。他“对”了,但这份“正确”是用无数人的生命和帝国国运的转折来验证的。
佐藤将军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没有提及中途岛的具体损失,只是强调“局势进入新阶段”,“诸君更需恪尽职守,共渡时艰”。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在陈晓脸上停留了片刻,深邃难测。
陈晓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信仰崩塌后的虚无,看到恐慌在蔓延,也看到一些人(比如佐藤)在失败中变得更加阴沉和危险。
“预言家”的光环似乎黯淡了,因为他没有预言这场“胜利”。但在某些人心中,他那份被忽视的风险提示,此刻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他知道,日特机关乃至整个日本,从此将走向下坡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处境会变得安全。相反,受伤的野兽往往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
会议结束后,他独自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听到两个低级职员在角落里低声交谈:
“听说……上面开始追查情报失误的责任了……”
陈晓的脚步微微一顿。
追查责任?这盆脏水,会泼到谁头上?
那个东京特使离开时冰冷的眼神,让他感觉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