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陈晓利用陪同田中中尉验收的机会,凭借流利的日语和对标准中模糊地带的“专业解释”,成功让田中相信这批货“基本符合”要求,只有“极少部分”略有瑕疵,无伤大雅。田中中尉早就收了王百诚的大红包,又听陈晓说得头头是道,自然乐得做顺水人情,大笔一挥就签了验收单。
王百诚以为自己用最低价买到了最高标准的货,省下了一大笔钱,虽然大部分作为回扣给了田中,他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陈晓会办事。
钱老板用低成本的低档货卖出了高档货的价格,赚得盆满钵满,偷偷将答应给陈晓的“抽成”——一小根黄澄澄的“小黄鱼”(一两重金条)塞给了他,还额外加了一小卷法币,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日本田中中尉拿到了丰厚的回扣,顺利完成了采购任务,对王百诚和陈晓的效率表示满意。
三方皆大欢喜,都觉得自己是赢家。
没有人知道,真正的赢家,是那个看似不起眼、跑前跑后的翻译。
深夜,陈晓回到他那小隔间,锁好门。窗外月光如水,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
他拿出那根沉甸甸的小黄鱼,金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他又数了数那卷法币,数额足够他宽裕地生活好几个月。
他将金条小心地藏进床板下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手里捏着那叠法币,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钱,很多事就好办多了。至少,不用再为明天的饭钱发愁,不用再看朱站长那种人的脸色。
他想起白天空手套白狼的过程,想起王百诚那张志得意满的胖脸,想起田中中尉那愚蠢傲慢的表情,想起钱老板那感激涕零的样子……
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露出一丝计划通的、带着冷嘲意味的笑容。
这只是一个开始。汉奸的钱,日本人的钱,不坑白不坑。
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
下一步,该做点什么呢?或许,可以添置一部好点的收音机,更方便地收听各方新闻?或者,也该发展一两个属于自己的、不被军统掌握的消息来源了?
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