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东西,很快就可以起来走路了。”
那小童懂事的将饭碗递给母亲。
“放心吃,那里还有,管够!”
宋扬露出标志性的亲和笑容。
“孩子,你姓甚名谁,哪里人士?”
宋扬随口问道。
“回大老爷,我叫陈平安,益州丹城人。”
“我草!”
宋扬心中直接爆了粗口。
根据历史的发展。
还有十二年,西玉国就要灭亡。
其后,玉元帝司徒瑞在金城建都。
至此,东玉国在南方延续中原文明。
而陈平安,则是东玉国第一名将。
根据现在的年龄。
十二年后,他刚好二十岁。
陈平安的父亲,早年战死沙场,只留下母亲,将他抚养成人。
宋扬曾经还让陈平安穿越到自己身上。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幼年的东玉国第一猛将。
宋扬回去队伍,回来时,一个碗中放着两只肥美的大鸡腿。
“吃吧!”
这是刚刚他从戒指里取出的奥尔良大鸡腿。
陈平安看了看碗中的鸡腿,闻着鸡腿浓郁的香味。
咽喉处狠狠的吞咽了一下,看向母亲。
这里有好心人布施食物的事情,很快就传播开了。
此刻,不断有流民向这里聚集。
“可有人愿意帮忙做饭的,我家公子额外有奖赏。”
一个队员大声叫喊着。
一下子来了不少人。
选了二十几个看起来舒服一些的女子,就在旁边的小河边淘米。
粮食,对于宋扬来说。
是最不值钱,也是最多的。
戒指空间里,有堆成山的粮食。
这边在忙烧饭。
宋扬让身体好的人,将所有状况有问题的人,搀扶到一块空地上。
宋扬挨个的为他们检查。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饥饿造成的极度虚弱。
一个时辰后,已经另起了二十几个锅灶。
三个时辰后,才忙碌结束。
这批流民的数量,比较多。
足有好几千。
但这正是宋扬需要的。
宋扬心中已经乐开花了。
“各位,我们有事,一会就离开这里,你们若是想要活下来,就去鹿城。我家公子已经跟梁州刺史刘大人,打过招呼了,你们可前往那里。想去的可以过来领三日的干粮。”
话音刚落,人群瞬间轰动了。
这世上竟有如此的好事。
谁不想活?
所有人都来领了干粮,唯独陈平安站在那里。
“你为何不来领干粮?”
宋扬笑眯眯的看着小家伙。
“公子,我想跟着您!”
一双渴望的眸子,高高昂起,盯着宋扬的眼睛,清澈而灵动。
“为什么呀?”
“因为,公子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不愧为将来的东玉国第一猛将。
天生眼光非一般人可比。
“你想跟着公子学什么?”
“文韬武略,我都要学,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大英雄,拯救这万民于水火,免受我等今日之苦!”
小小少年,脸上竟然露出远超这个年龄的坚毅。
“很好!”
宋扬很满意小家伙的回答。
有的时候,苦难的确能够造就一颗,坚韧的心。
这样的人,就是陈平安不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也不会弃之不顾。
没办法。
宋扬派了一名队员,护送孩子的母亲,前往鹿城。
之后所有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一路上,遇到流民,就会发一些干粮。
以维持他们可以赶到鹿城的。
压缩饼干,他戒指空间里,还有一座小山。
十五日后,当特战队到达蜀城之时。
已经换了二十多波战马。
当真有八百里加急的感觉。
在古代,除了真正的八百里加急。
这已经是极限了。
这也让他极为怀念,空间里的战略核潜艇。
庆城,川州州府。
马文远正拿着刘琨的书信。
文远公台鉴:
北风骤紧,边境急报:白鹿部集骑兵三万于阴山,粮秣转运不断,直指蜀州。该部剽悍,昔年曾破三城、害民生,其异动非虚,望公即刻整军备,固城防,勿待兵临城下。
另荐宋扬,年少却有经天纬地之才。某与他论边事,其对白鹿部军情、策略剖析透彻,提“坚壁清野、伏兵断粮”之良策,且通兵法,晓地理,有决断力。公若委以重任,令其参与防务,必能助蜀州御敌。
军情紧迫,望公速行,不负百姓所托。若有疑虑,可召宋扬面议。
梁州刺史 刘琨 顿首。
放下书信,马文远朝宋扬拱了拱手。
“公子远道而来,请先入馆驿休息,详细军情,待明日商量。”
宋扬称谢离去。
一刻钟后,川洲刺史府议事堂内。
马文远将刘琨的书信放在案上。
“这是梁州刺史刘大人的信件,诸位怎么看?”
说话间,信件已经开始在所有人中间传阅。
片刻后,一人起身。
此人是参军周泰。
“大人,梁州与川州相隔千里,刘刺史仅凭一面之词便举荐一人,未免草率!这宋扬来历不明,万一是无能之辈,岂不延误战机?”
“周参军此言差矣。”
别驾陈默抚着胡须反驳。
“刘琨素有知人之明,从不轻易许人。如今军情紧急,他敢在信里打包票,说明这宋扬定有过人之处,不妨召来一见,若真有实才,便是川州之幸。”
马文远指尖敲击案几,目光扫过堂内众人后,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物展开。
竟是一幅蜀城周边山川地理舆图。
“这是何人所绘,竟如此精细,且分毫不差!用来排兵布阵,简直太方便了。”
陈默震惊不已。
能绘制出如此精准舆图的,岂能是泛泛之辈。
“正是那宋扬所绘。”
马文远淡然道。
这下,刚刚对宋扬表示怀疑之人,都沉默不语。
“陈别驾说得在理。
“传我命令,明日辰时在府衙大堂,召见宋扬,让他当众剖析破敌之策,是真才是庸才,一试便知!”
翌日。
府衙大堂。
整个川州府衙大堂肃静无声。
宋扬一身青布长衫,昂首立于堂中,面对马文远与满座属官的审视,神色淡然。
马文远简单给双方介绍一番,转而看向宋扬。
“宋公子!对于此次用兵,可有良策?”
宋扬上前两步,俯身指着舆图上黑松峡谷的位置。
这幅舆情图,已经被马文远挂在大帐正中。
“各位,白鹿部虽有三万多骑兵,但粮草全靠后方转运,黑松峡谷是其必经之路。宋末不才,愿请命带三百锐士,在此处埋设火药、构筑滚石阵,待敌军粮队经过时,一举截断其补给。”
“宋公子此言欠妥!”
周泰起身朝众人拱了拱手。
“黑松峡谷地势险要,白鹿部怎会不派重兵护送?你三百人不过是去送死?”
“周参军此言差矣。”
宋扬轻咳一声。
“本次白鹿部带兵首领巴图,自恃骑兵勇猛,素来轻视粮道防卫。
“且在下打探到,其粮队护送统领是个贪酒之辈,每日黄昏必让士兵卸甲饮酒。我们可趁黄昏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他又指向青泥岭。
“至于防备敌军绕道,在下建议在青泥岭两侧山腰搭建望楼,派斥候日夜监视。
“再在山道上挖掘深沟、布设铁蒺藜,骑兵纵有飞天之能,也难越此地半步。”
大厅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马文远眼中闪过精光。
“若巴图察觉粮道被断,率军强攻蜀州城怎么办?”
“那便正中下怀。”
宋扬声调陡然提高。
“大人可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派老弱残兵在城上虚张声势,装作兵力空虚。
“待敌军攻城疲惫之时,再派精锐从东西两门出城,绕至敌军后方夹击,届时内外呼应,定能将其击溃!”
堂内鸦雀无声。
众人皆被这环环相扣的计策折服。
马文远猛地拍案而起。
“好!好一个‘断粮、阻路、夹击’之策!
本州即刻任命你为参军,全权负责防务调度,若能退敌,本州定奏请朝廷为你邀功!”
正在众人商议之时。
庆城城门外,一匹黑马,四蹄腾空。
马背上一人,身插竹筒和黄色龙骑。
此人边跑边高声呐喊。
“八百里加急,行人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