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天赋加上努力吧。”
艾德里安将手里的玉盒又向前递了递。
德拉科伸出手有些僵硬地接过了那个冰凉的玉盒。
“知道了。”他低声说,声音干涩。
他将玉盒塞进长袍的口袋里,然后猛地转过身,不再看艾德里安。
“走吧。”
“别浪费时间了。”
“其实你也很厉害的。”这话一说完,前面的人似乎更生气了。
艾德里安看着他紧绷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他跟了上去。
……
与此同时,赫敏与清月则进入了一片诡异的森林。
刚一踏入,赫敏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里的树木长得异常扭曲,枝干盘结,像一只只挣扎的手臂伸向天空。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湿滑的苔藓,踩上去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声音。
最奇怪的是,周围弥漫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白色雾气。
那雾气仿佛有生命一般,缠绕在她们身边,将能见度限制在几米之内。
“清月,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树好像在动?”赫敏停下脚步,紧紧握着自己的魔杖,警惕地环顾四周。
她刚刚明明记得,左手边是一棵长着巨大树瘤的老树,可现在,那棵树却不见了,取而代得的是三棵紧紧挨在一起的、一模一样的白桦树。
清月闭上了眼睛,然后伸出双手,仿佛在感受着空气中无形的流动。
赫敏皱起了眉头。
她抬起魔杖,指向前方,轻声念道:“路标咒(pot )。”
魔杖的尖端开始微微颤动,试图为她指明北方的方向。然而,在浓雾的影响下,魔杖尖端的指针只是胡乱地、无力地转了几圈,就彻底失去了方向,静止不动了。
“不行,”赫敏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凝重,“这里的能量场干扰太强了,常规的导航咒语都失效了。”
就在这时,清月睁开了眼睛。
她那双温柔的眼眸里,此刻却带着一丝了然。
“我们进入了一个阵法。”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赫敏耳中。
“这是一个‘迷踪幻阵’。”清月解释道,“它不会直接攻击我们,但会扰乱我们的五感和心智,让我们在原地打转,永远也走不出去,直到精疲力竭。”
幻阵?
赫敏立刻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她在霍格沃茨的古代魔文学和咒语学中接触过类似的概念,一些古老的魔法遗迹会用复杂的魔法矩阵来保护自己,但那些通常是固定的、依靠魔力节点运行的。
而眼前的这个“幻阵”,似乎更加灵活,更加……智能。
“既然是阵法,就一定有它的运行规律。”赫敏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她没有再尝试使用魔法,而是开始观察。
她仔细记录着周围树木每一次变化的位置,计算着它们移动的间隔时间,分析着浓雾浓度变化的规律……她试图用最基础的逻辑和数学,来破解这个东方阵法的秘密。
但她很快就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幻阵的变化看似杂乱无章,每一次变动都仿佛是随机的。她刚刚总结出一条规律,下一秒就会被全新的变化所推翻。
这就像是在和一个看不见的、棋艺高超的对手下棋,对方的每一步都出乎她的意料。
“没用的。”清月看着赫敏在羊皮纸上不断写写画画,轻轻摇了摇头,“迷踪幻阵引动的是天地灵气,它的变化无穷无尽,除非你的推演速度能超过灵气的流转,否则永远也找不到破绽。”
赫敏的笔尖一顿,脸上露出一丝挫败感。
这超出了她的知识范畴。
她那引以为傲的、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大脑,第一次感到了无力。
看到赫敏的表情,清月温和地笑了笑。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由青铜制成的罗盘。
那罗盘的样式古朴,上面刻满了赫敏完全看不懂的符号和刻度。罗盘中央的指针,也不是普通的磁针,而是一根悬浮在半空中的、散发着淡淡银光的玉针。
此刻,那根玉针正在疯狂地、毫无规律地旋转着。
“幻阵虽能变化万千,迷惑人的眼睛和心神,”清月托着罗盘,声音里带着一种笃定的自信,“但它终究是人为布置的,必然有一个核心,我们称之为‘阵眼’。”
“阵眼是整个阵法的中枢和能量来源,只要它不被破坏,幻阵就能一直运行下去,反之,只要找到并摧毁阵眼,幻阵自破。”
清月的手指,轻轻点在那个疯狂旋转的玉针上。
“而阵眼的位置是固定的。”
赫敏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她立刻明白了清月的意思!
就像一个复杂的魔法程序,无论它表现出多少种随机的效果,其底层的核心魔咒是恒定的!
幻阵中树木的移动、浓雾的变化,都只是表象,是用来迷惑闯入者的“视觉效果”。而支撑这一切运行的,是那个固定不变的“阵眼”!
她之前的思路错了。她不应该去分析那些千变万化的表象,而应该直击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