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阅奏疏的朱砂耗费得比预想中快。不过半月,马湘云案头那方上好的朱砂墨便见了底。取而代之的,是她笔下日益增多的、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的批红。她不再仅仅“拟写节略”,而是直接在许多奏疏上写下处置意见,再呈送太后过目。太后大多时候只是略扫一眼,便疲惫地挥挥手:“你既已考量周全,便按此办理吧。”
这日,她正对着一份弹劾某位边镇守将“骄纵不法、克扣军饷”的密折沉吟。此事牵扯军权,非同小可。那守将是独孤太后的远房侄孙,素来跋扈,但确是一员悍将。
“娘娘,此事……是否先禀明太后娘娘定夺?”新近被提拔上来、顶替了之前那位副总管的孙公公(原孙副总管因“办事得力”已被调任更有油水的职位)小心翼翼地提醒。
马湘云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太后娘娘凤体尚未康健,不宜为这等琐事劳神。边将骄纵,克扣军饷,动摇军心,乃是大忌。传本宫手谕,着兵部与刑部暗遣御史,持本宫令牌,密赴边镇核查。记住,是密查,若走漏半点风声,唯你是问。”
她并未直接动那守将,而是先派人核查,掌握了实证,便是掌握了主动权。届时,是敲打,是罢黜,还是另作他用,皆在她一念之间。此举既彰显了她处置政务的魄力,也未立刻触动太后母族的神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孙公公心头一凛,这位太子妃娘娘的手段,是愈发老练狠辣了。“奴才遵命!”
“弹幕快报”
“主播开始插手军务了!步子迈得真大!”
“这招高明,先调查,拿住把柄再说!”
“感觉北汉的权柄正在悄悄易主……”
处理完这项,马湘云才端起早已冰凉的茶水,浅浅抿了一口。挽月悄步上前,低语道:“娘娘,东宫那边……殿下病了两日,发热,呓语不断。”
马湘云执杯的手几不可察地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可请了太医?”
“请了,说是郁结于心,又染了风寒,开了方子。只是……殿下不肯好好用药,喂进去的,也时常吐出来大半。”
“不肯用药?”马湘云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那就让他病着。传话给太医,用最好的药吊着,别让他死了就成。另外,”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将他病重的消息,稍微透一点给永寿宫那边,但……别提郁结于心,只说是风寒沉重。”
她要让太后知道刘连城病了,心生怜惜,却又不能让太后觉得他是因情所困、自暴自弃。她要的,是太后对儿子“不争气”的失望,叠加一丝无可奈何的母子之情,这种复杂情绪,最利于她掌控局面。
“奴婢明白。”挽月心领神会。
“蜀国那边呢?”马湘云更关心这个。
“回娘娘,我们接触医官的消息已递到,那位……近日似乎忧思更重,据闻夜不能寐。孟祈佑试图求见蜀帝,被拒之门外。马度云……行踪越发诡秘,我们的人跟丢了一次,最后发现他出现在……二皇子孟祈殒一处隐秘的外宅附近。”
马湘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马度云那条毒蛇,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孟祈佑那边路子走不通,便又想去攀附孟祈殒。
“想办法,让孟祈佑知道马度云与孟祈殒接触的事。”马湘云吩咐道,“做得隐秘些。”
她要让孟祈佑以为马度云是孟祈殒派来离间他与马馥雅的,进一步激化蜀国皇子间的矛盾。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