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卫子夫18(2 / 2)

盛典之后,是例行的宫宴。歌舞升平中,霍去病无疑是全场焦点。他应付着各方敬酒,举止间虽依旧带着少年傲气,但经过沙场洗礼和卫子夫潜移默化的影响,已多了几分沉稳。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宗室和老臣投来的目光中,除了赞赏,还夹杂着审视与忌惮。

宴至中途,霍去病寻了个空隙,照例先往椒房殿向卫子夫请安。踏入殿门,却见卫子夫并非独自一人,她身边坐着一位年约十岁、眉目清秀、眼神灵动的男孩,正是双生子中的弟弟,刘旦。刘旦见到霍去病,眼睛一亮,立刻起身,像模像样地行礼:“旦儿见过冠军侯表兄!”

霍去病对这位自幼好武的表弟颇有好感,笑着扶起他:“旦弟不必多礼。”

卫子夫看着两人,唇角微扬,对霍去病道:“去病,你此番又立大功,陛下与本宫甚是欣慰。旦儿一直仰慕你的武勇,近日习武有些疑惑,你若有空,不妨指点他一二。”

霍去病自然应允。刘旦兴奋地拿出自己的小弓,提出几个关于骑射发力的问题。霍去病耐心解答,甚至随手拿起弓,演示了几个简洁有效的动作。刘旦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崇拜。

卫子夫在一旁静静看着,并不多言。她让霍去病指点刘旦,并非真要他传授多么高深的武艺,而是要加深这对表兄弟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刘旦从小便将霍去病视为榜样和可依赖的兄长。同时,也让霍去病习惯于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保护卫氏血脉、辅佐太子的责任,内化于心。

宫宴的喧嚣过后,未央宫渐渐恢复平静。然而,刘彻却并未感到预期的轻松。或许是连日操劳,或许是心中那丝对霍去病权势过盛的隐忧作祟,他感到有些精力不济,夜间偶尔会有轻微的咳嗽。

这日本是休沐,刘彻宿在甘泉宫。清晨醒来,他感到喉咙有些干痒,忍不住咳了几声。侍奉的黄门立刻紧张起来,要去传唤御医。刘彻摆了摆手,不过是些许小恙,他还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然而,看着铜镜中自己略显疲惫的面容,再想到椒房殿里那个仿佛永远停留在最美年华的卫子夫,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

他信步走到殿外,望着苑中已有凋零之意的秋色,忽然问随侍的中常侍:“朕近日饮用的,可是皇后提及的那‘甘泉静心饮’改良的汤剂?”

中常侍躬身答道:“回陛下,正是。太医署根据皇后娘娘所言古方,斟酌调整,陛下服用后,确似安神不少。”

刘彻沉默片刻,忽然道:“去查查,皇后平日饮用何水?用何香料?椒房殿的饮食,与别处可有不同?”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已久,今日终于问出了口。他无法理解,为何同样的岁月,独独对卫子夫如此宽容?莫非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方?

中常侍心中一凛,深知此事敏感,不敢多问,只得恭敬应下:“诺,臣这就去办。”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通过隐秘渠道传到了卫子夫耳中。彼时,她正在听太子刘据讲述近日读《春秋》的心得。闻听此事,她执卷的手未有丝毫颤动,只是淡淡地对刘据说:“据儿,可见为君者,一举一动皆在众人眼中,尤需谨言慎行。即便是至亲,亦难免有疑窦丛生之时。”

刘据似懂非懂,但见母亲神色如常,便也安心继续读书。

卫子夫心中冷笑,刘彻果然开始怀疑了。不过,她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椒房殿的一切用度,明面上与宫中规制无异,饮水皆是宫中共用的水渠,香料也是寻常品类。至于灵泉,无形无质,岂是凡人能查得出的?刘彻这番调查,注定徒劳无功,反而会让他更加困惑,甚至……更加确信她身上有某种“神秘”之处。

而她,正好可以利用这份“神秘”,继续编织她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