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的心微微一沉,垂下了眼睑。
黄蓉继续道:“你是男子,更应懂得避嫌。芙儿终究是要长大的,将来……自有她的归宿。你们如今虽以兄妹相称,但毕竟非血亲,太过亲近,于她名声有碍,于你,也非益事。”
每一个字,都像细小的冰针,扎在杨过心上。他如何听不出郭伯母话中的深意?是提醒,更是警告。提醒他注意身份,警告他不要对郭芙存有非分之想。
一股混合着屈辱、不甘和某种被看穿心思的狼狈,瞬间涌上心头。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黄蓉。烛光下,郭伯母的面容依旧美丽温婉,可那双酷似芙儿的眼睛里,却是一片清明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他想起了初来桃花岛时郭伯母那审视的目光,想起了这些年来她对自己若有若无的戒备。是因为他的父亲吗?那个他素未谋面、却仿佛带着原罪的名字——杨康?
一股倔强之气冲上脑门,他几乎要脱口问出关于父亲的真相,问郭伯母是否一直因他父亲而对他心存偏见。
但话到嘴边,他又强行咽了回去。问了又如何?除了自取其辱,还能得到什么?他在这桃花岛,终究是客。郭伯伯待他虽好,可郭伯母……她才是这岛真正的女主人,是芙儿的母亲。
他重新低下头,掩去眸中翻腾的情绪,声音有些发涩:“郭伯母的教诲,过儿……记住了。”
黄蓉看着他紧抿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指尖,心中亦是复杂。她并非不喜这孩子,相反,她欣赏他的聪慧和骨子里的韧性。可正是这份聪慧和韧性,加上他那敏感多疑的性子和他父亲留下的阴影,让她无法放心地将芙儿交托。芙儿是她和靖哥哥的掌上明珠,她不能冒任何风险。
“记住便好。”黄蓉语气缓和了些,“你是个聪明孩子,当知分寸。去吧,早些歇息。”
杨过站起身,行礼告退。转身离开时,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拉得长长的,透着一种孤寂与倔强。
黄蓉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靖哥哥总说她思虑过甚,可为人父母者,怎能不为儿女计深远?只盼这少年,真能明白她的一番苦心,莫要行差踏错。
而此刻,并未走远、悄悄躲在廊柱后偷听的郭芙,将母亲与杨过的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她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明媚的小脸上满是愤懑和不平。
名声?归宿?避嫌?
凭什么!杨过是她的!是她一个人的!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娘亲也不行!
她看着杨过独自离去时那落寞的背影,心疼得像被针扎一样。一股更加坚定的决心在她心中燃起。
她一定要更快地长大,更快地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打破一切阻碍,将她的小过儿哥哥,永远、牢牢地锁在自己身边!
夜色渐浓,桃花岛上暗流涌动。少女的执念,少年的心事,与长辈的担忧,交织成一幅复杂而危险的图景。风暴,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此篇请忽略蛤蟆功、忽略欧阳锋,郭芙是娇蛮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