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古惑仔也是人,也要过日子。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空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北角洪兴仔的凝聚力和对雷耀文的忠诚度,瞬间飙升到了顶点。
兰桂坊的“洪兴粮油”摊位更是火爆异常。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购买,其中很多还是原本对洪敬而远之的普通街坊。
陈浩南手下那些原本拿着砍刀的手,现在忙着收钱、装袋、维持秩序,虽然忙得满头大汗,但看着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和街坊们脸上的笑容,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正行生意带来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甚至连其他社团的一些底层人员,都偷偷跑来购买,毕竟好东西又便宜,谁不想要?
雷耀文还特意让港生拨出一部分物资,以“洪兴社团”的名义,捐赠给了几个社区的养老院和孤儿院,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好评。
几家小报甚至刊登了“洪兴转型做正行,惠及街坊获好评”的新闻,虽然只是豆腐块大小,但意义非凡。
短短半个月时间,第一批试点的生活物资销售一空,利润核算下来也有三百万左右纯利,竟然远超预期!虽然单价利润不如偏门,但架不住量大管饱,三个堂口话事人拿到分红时,都笑得合不拢嘴。
大飞数钱数得手抽筋,对雷耀文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还只是半个月的收益。
韩宾看着账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连最初有些犹豫的陈浩南,也不得不承认,这条路确实走得通,而且走得漂亮。
其他堂口的话事人,如西环基哥、观塘等人原本还在观望,此刻看到北角、葵青、兰桂坊真金白银的分红和手下兄弟人心归附的景象,眼睛都红了,纷纷找到蒋天生,要求也加入这个“正行生意”。
蒋天生看着社团内部这股新气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雷耀文和港生真的能把这件事做成了,而且做得如此漂亮。不仅赚了钱,安顿了人心,还改善了社团形象。
他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正式肯定了试点成果,决定将生活物资贸易推广到全社团所有堂口,由“港生贸易公司”统一供货和调度,各堂口负责本区域的仓储和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
雷耀文和港生,用一场漂亮的阳谋,不仅巩固了自身地位,更实实在在地开始改变着洪兴这艘大船的航向。
洪兴,这个庞大的社团机器,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慢慢地、艰难地,尝试着撕掉身上的黑色标签,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道。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雷耀文,此刻却并没有满足于此。
这只是第一步。用生活必需品捆绑社团,只是构建他商业帝国的基石之一。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步——利用这笔稳定且庞大的现金流,以及逐渐洗白的社团资源,去开拓真正利润惊人的“大生意”。
他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本,也需要……更“干净”的身份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