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后的考验(2 / 2)

只见小太子沉思片刻,再次抬头时,眼神已经变得清晰而坚定。他条理清晰地开始下达指令:

“第一,立刻从周边未受灾州县,就近调拨粮食、药材、帐篷,由邻近驻军护送,火速运往灾区,优先保障灾民不被饿死、冻死、病死!命令地方官府开设粥棚,妥善安置灾民,若有官员趁机盘剥、欺凌灾民,严惩不贷!”

“第二,工部立刻选派精通水利的官员,携带……携带格物院新研制的那种加固材料(他努力回忆着名称),星夜赶赴灾区,勘察堤坝情况,制定抢修和加固方案,防止灾情扩大!”

“第三,户部即刻核算所需钱粮,拟定详细方案。同时,发布诏令,允许、并鼓励民间商队往灾区运输物资,朝廷可按市价收购,或给予税费减免!”

“第四,”他顿了顿,看向都察院官员,“派遣御史,前往灾区,监督赈灾款项、物资的使用,若有贪墨、懈怠者,无论官职,即刻拿下,押送回京!”

“第五,命《景和民报》如实报道灾情及朝廷应对措施,安抚民心,同时……号召京城及未受灾地区百姓,有余力者自愿捐赠钱物,由……由皇室牵头,本宫捐出今年份例的一半!”

这一连串的指令,从紧急救援,到灾后重建,再到吏治监督和舆论引导,甚至想到了发动民间力量,虽然细节上还需辅臣完善,但思路之清晰,考虑之周全,完全不像一个七岁孩童能想出来的!尤其是利用《景和民报》和发动民间捐赠,这分明带着皇后娘娘行事风格的影子,却又被太子很好地消化吸收,变成了自己的决断。

殿内众臣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惊叹和折服的神情。几位阁老更是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江山后继有人”的欣慰。

“太子殿下英明!”众臣齐声躬身,这一次,声音里充满了真心实意的敬服。

小太子看着底下拜服的群臣,悄悄松了口气,紧绷的小肩膀微微放松了些。他感觉自己后背的里衣都被汗水浸湿了,但心里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力量感。

“我做到了!没有看母后的锦囊,我也做到了!”他小小的胸膛里,充满了自豪。

远在别院的苏晚晚,通过灵犀力“看”完了全程,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一把抱住萧景玄的胳膊:“陛下!您看到了吗?咱们宸儿太棒了!简直是天才!这逻辑!这魄力!随我!”

萧景玄任由她摇晃,唇角终于扬起了一个清晰的弧度,他伸手揽住兴奋的皇后,低声道:“嗯,随你。”

“也随朕。”他的心声带着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满足。

经此一役,太子萧宸虽年幼,但其沉着冷静、仁爱睿智的储君形象彻底树立起来。朝野上下再无一人因他的年龄而对其有半分轻视。

五天后,帝后“考察”归来。小太子依旧在宫门口迎接,礼仪无可挑剔,只是那双酷似萧景玄的凤眸里,比往日更多了几分坚毅和自信的光芒。

萧景玄看着儿子,只说了两个字:“甚好。”

苏晚晚则依旧是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母后,她挤挤眼,偷偷问儿子:“快跟母后说说,那个‘应急锦囊’,你最后打开看了没?”

小太子微微红了脸,从书包里掏出那个原封不动的小册子,双手递还:“儿臣……未曾。”

苏晚晚接过册子,当着儿子的面打开。

只见里面第一页,用歪歪扭扭却充满鼓励的字体写着:

“宝贝别怕!相信你自己的判断!你比你想象的更厉害!——爱你的母后”

后面几页,全是空白。

小太子愣住了。

苏晚晚笑嘻嘻地揉了揉他的头发(这次成功得手):“看,母后早就知道,你根本不需要这个!”

小太子看着母后狡黠又温暖的笑容,又看看旁边父皇眼中罕见的温和,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暖又涨。他用力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真正属于七岁孩童的、毫无负担的灿烂笑容。

(史官记载:景和X年X月,南方霖、江二州大水,太子宸临危受命,处置得宜,民心安定,朝野称颂。帝后闻之,大悦。自此,太子之位固若金汤,盛世承继,再无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