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所言,并非空中楼阁。”萧景玄沉声道,“格物院之设立,便是为此。朝廷将倾力支持格物研究,凡有所成者,不论出身,重赏!其成果若能利国利民,更可封爵荫子!”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工匠之流,竟也能封爵?!这简直是颠覆了千百年的观念!但看着帝后二人坚定的神色,以及回想起封禅时的天地异象,无人再敢轻易出言反对。
一场大朝会,就在这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与帝后二人的强力推动下,定下了未来数十年景和王朝发展的总基调。
退朝后,回到御书房。
苏晚晚毫无形象地瘫在软椅上,哀嚎:“天哪!跟这些老古板辩论,比爬泰山还累!”
萧景玄亲手倒了杯温茶递给她,眼底带着笑意:“皇后今日,舌战群儒,风采过人。”
苏晚晚接过茶喝了一大口,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她凑近萧景玄,眼睛亮闪闪的,“陛下,您说咱们这‘五年计划’……哦不,‘发展规划’,能实现吗?”
“有你在,有何不可?”萧景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巨大的信任。
“你之所想,朕便为你铺就前路。”他的心声同步传来。
苏晚晚心里甜得像灌了蜜,忽然想起什么,苦恼地皱起脸:“就是这格物院院长的人选……得找个既懂技术,又不会太死板,还能镇得住场子的……”
萧景玄沉吟片刻:“林微如何?”
苏晚晚眼睛一亮!“对哦!怎么把她忘了!”林微,那个当年在学堂里沉迷于研究“如何让水自己往高处流”的天才少女,如今早已是工部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更是苏晚晚诸多“奇思妙想”最坚定的实践者之一。
“就这么定了!”苏晚晚一拍手,“不过,光有格物院还不够,咱们还得办个报纸!”
“报纸?”
“对!就是一种定期刊印的读物,上面可以刊登朝廷政令、各地新闻、格物院的新发现、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评论。”苏晚晚兴奋地比划着,“这样可以开启民智,让百姓了解朝廷在做什么,也能引导舆论,传播新思想!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景和民报》!”
萧景玄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份小小的“报纸”将给这个帝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点了点头:“可。此事,亦由你主导。”
“你总是能想出这些……四两拨千斤的法子。”他的心声带着赞叹。
于是,在帝后二人的联手推动下,一场席卷整个景和王朝的变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格物院迅速成立,林微被破格任命为首任院正,招揽了天下无数能工巧匠和奇思妙想之人。降低商税、规范市场的法令颁布,商人群体欢欣鼓舞,商业活力空前迸发。《景和民报》创刊号一经发行,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那上面通俗易懂的文字、新鲜有趣的内容,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必读之物。
苏晚晚甚至兴致勃勃地拉着萧景玄,在御花园划出了一小块试验田,亲自尝试嫁接果树,改良蔬菜品种,美其名曰“皇家农业示范基地”。
萧景玄看着他那平日里连花都认不全的皇后,此刻挽着袖子,蹲在田埂上,对着几株秧苗嘀嘀咕咕,脸上还沾了点泥巴,哪里还有半分母仪天下的威仪,倒像个快乐的农妇。
他走过去,掏出手帕,自然地替她擦掉脸上的泥点。
“陛下,”苏晚晚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献宝似的指着一株长势特别好的秧苗,“您看!这株就是我用了新法子施肥的!是不是特别壮?”
阳光洒在她带着汗珠和笑意的脸上,萧景玄觉得,这或许就是他穷尽一生,所要守护的,最动人的盛世蓝图。
(史官记载:景和X年,帝后定“发展总体规划”,倡教育,兴商业,重格物,开民智。自此,景和国力日盛,百姓安居乐业,开启了被誉为“景和之治”的黄金时代。民间戏称此为国策“三箭齐发”,而皇后娘娘御花园里的那块试验田,则被趣称为“皇家快乐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