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涉及利益调整,争议更大。主要是合并一些苛捐杂税,规定了统一的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小商小贩的税负,鼓励商业流通。
一些出身世家、家族多有产业的官员坐不住了:“陛下!士农工商,商为末业!如此抬高商贾地位,轻徭薄赋,岂非本末倒置?长此以往,谁还安心耕读?”
“又是这套陈词滥调!”苏晚晚气得想摔杯子(舍不得,正在打包),“商业流通才能盘活经济!百姓手里有钱了,才能买更多东西,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税!这叫良性循环!你们就知道守着地里那点粮食和祖上的田产收租子,能不能有点开拓精神!”
萧景玄这次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几位在户部任职、比较务实的官员。
其中一位官员出列,侃侃而谈:“启奏陛下,臣以为皇后娘娘此策,实为高明。前朝末年,杂税繁多,民不堪扰,商路阻塞,市面萧条。如今统一税率,减轻小商负担,看似短期税收或有减少,实则能鼓励行商,繁荣市井,长远来看,税基扩大,国库收入未必减少,甚至可能增加。且百姓负担减轻,利于民生安定。”
“说得好!有见识!”苏晚晚顿时对此人好感倍增,“这才是懂经济的明白人!比那些只会死读书的老古董强多了!”
萧景玄微微颔首:“准奏。着户部细化章程,尽快推行。”
几项主要新政,就在这样有支持、有反对、但最终在帝后二人(一个远程输出理念,一个现场强势拍板)的合力下,强行推动了下去。
朝会结束后,萧景玄回到御书房,揉了揉眉心。即便有苏晚晚提前通过灵犀力跟他详细解释过每一项政策的初衷和预期效果,但面对朝堂上那些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的反对声音,依旧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苏晚晚感受到他的疲惫,赶紧传递过去一个带着讨好和安慰的意念:“陛下辛苦啦!跟那帮老顽固吵架肯定很累吧?等我到了京城,帮你一起吵!”
萧景玄唇角微弯:“无妨。他们,吵不过朕。”
“那是!陛下出马,一个顶俩!”苏晚晚立刻送上彩虹屁,“不过,咱们也不能光靠强压。等政策见效了,百姓得了实惠,他们自然就闭嘴了。”
“嗯。”萧景玄回应,“你何时启程?”
“快了快了!东西都快收拾好了!”苏晚晚兴奋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京城,亲眼看看咱们的新政,是怎么让这个国家一点点变得更好的!”
她已经能想象到,学堂里传出朗朗读书声(包括女孩子的!),田野里丰收的土豆堆成小山,市集上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的景象了。
“新政伊始”,如同在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新的种子。虽然会遇到风雨和阻力,但苏晚晚坚信,在阳光(皇权)和雨露(民心)的滋养下,这些种子必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而她,将和她的陛下一起,亲手浇灌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