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朝廷的昏庸(1 / 2)

当北境边关的鲜血染红冻土、烽火狼烟灼烧着天空之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却仿佛处于另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皇宫,养心殿。

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丹药气味混杂着龙涎香,在温暖的殿内弥漫。年迈的皇帝穿着一身宽松的道袍,并未戴冠,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挽着。他斜倚在软榻上,面色透着一种不健康的潮红,眼神有些涣散,正专注地看着眼前一位仙风道骨(自封的)老道士手持拂尘,对着丹炉念念有词。

“陛下,”老道士声音飘忽,“此炉‘九转还魂丹’乃集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再需以北海明珠粉、西山玉髓液为辅,文武火交替炼制九九八十一日,方可成丹。届时陛下服下,定能龙体康健,寿与天齐!”

皇帝浑浊的眼中迸发出一丝狂热的光,连连点头:“好!好!国师所需,尽管去办!朕,要长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不得不压抑的脚步声。刘太傅手持几份边关急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冷汗,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穿着繁复的朝服,此刻却觉得如同枷锁。

“陛……陛下!”刘太傅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北境八百里加急!北狄……北狄大军连破黑水、雁回两关!守将刘崇殉国,北疆防线……危在旦夕啊陛下!”

他双手将染着尘泥和隐约血色的急报高高举起,等待着龙颜震怒,等待着雷霆决策。

然而,殿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丹炉里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以及老道士不满的冷哼。

皇帝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头,那双因为长期服用丹药而显得有些迷蒙的眼睛,聚焦了好一会儿,才落在刘太傅和他手中的急报上。他皱了皱眉,脸上不是忧国忧民的焦灼,而是一种被打扰清净后的不悦。

“北狄……”皇帝的声音带着丹药熏染后的沙哑和慵懒,“又是北狄……年年南下,扰朕清修,着实可恨。”

刘太傅:“……” 【陛下!这是国难!国难啊!】

“刘爱卿,”皇帝摆了摆手,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不耐烦,“些许边患,何须如此惊慌?尔等身为股肱之臣,自当为朕分忧。调兵,遣将,便是,何必来烦朕?”

【些许边患?!】刘太傅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他强忍着内心的崩溃,叩首道:“陛下!北狄此次来势汹汹,不同以往!边军粮饷短缺,兵甲不齐,士气低落,恐……恐难以久持啊!需立刻从各地调集精锐驰援,并拨发足额粮饷……”

“粮饷?”皇帝捕捉到了关键词,眉头皱得更紧了,“户部前几日不是才奏报,国库空虚吗?哪来的银子?”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老道士,“国师炼丹所需的北海明珠和西山玉髓,可是凑齐了?”

老道士拂尘一甩,淡淡道:“回陛下,尚缺三成。”

皇帝立刻对刘太傅道:“听到了吗?先紧着国师这边。边关……让将士们再克服克服。朕相信,他们沐浴皇恩,定能击退蛮夷。”

刘太傅跪在于长生幻梦而漠视现实的脸,再看看旁边那个装神弄鬼的老道,内心一片冰凉。

【克服?!拿什么克服?!用生锈的刀枪,还是用饿得发昏的肚子去克服北狄的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