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商业萌芽(2 / 2)

然后,她让翠儿去请来了几位相熟的、嘴巴比较严的村民,比如陈老丈、张婶和李猎户。

几人围坐在燃着小炭盆的屋里,听着苏晚晚有些激动地阐述她的“商业计划”。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苏晚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咱们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你们把多余的山货、草药给我,我按这个‘价目表’给你们需要的东西。我呢,再想办法把这些山货草药归拢归拢,看看能不能找到门路,给咱们换回点更实用的,比如盐啊,铁器啊,或者更好的布料什么的。”

陈老丈几人听得面面相觑,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自给自足或者以极原始的物物交换为主,还从未听过这么“系统”的想法。

张婶有些犹豫:“王妃娘娘,这……这能行吗?那些东西,外面的人会要?”

“放心吧张婶!”苏晚晚信心满满,“您晒的蘑菇,味道那是一绝!李大叔认的草药,也都是好东西!只是以前咱们没门路,也不知道价值。现在有我……和王爷在,咱们试试看嘛!成了,大家都能得点实惠;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东西放着也是放着。”

李猎户比较实在,他看了看苏晚晚画的那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和“价目表”,挠了挠头:“娘娘,您这法子听起来是挺好……就是,咱们怎么记账啊?谁家换了啥,换了多少,这……”

苏晚晚一拍脑门:“对哦!记账!”她看向萧景玄,眼神求助。

萧景玄接收到她的信号,沉默地拿起另一块小点的木炭,在木板的角落,用极其工整、力透木背的字体,重新写了一份简明的易物清单和符号标记系统,清晰明了。

苏晚晚看着那堪比印刷体的字,再看看自己那狗爬式的涂鸦,默默地把自己的木板往身后藏了藏。【啧,又被比下去了……】

有了萧景玄的“技术支持”,加上苏晚晚的鼓动和信誉担保(主要是她“神医娘子”的名头和之前无私的帮助),陈老丈几人最终答应试试看。

于是,一项基于信任和互助的、微小却意义非凡的“商业活动”,就在这南州偏僻的小山村里,悄然萌芽了。

村民们开始将自家多余的山货、采集的草药送到小院,按照“价目表”换走他们需要的柴火、咸鱼或粗粮。苏晚晚则负责整理、分类、初步加工这些物资。而墨离统领的暗卫,除了负责安保,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利用他们隐秘的渠道,尝试将部分精选的山货和草药,运往附近稍大的城镇进行交易,换回盐、铁针、农具等稀缺物资。

这个过程很缓慢,交易量也极小,就像石缝里悄然探出头的一株嫩芽,毫不起眼。但对于苏晚晚和萧景玄来说,这却是在绝境中,亲手开辟出的一线生机。这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一种力量的悄然凝聚和网络的初步编织。

苏晚晚看着院子里渐渐增多的、被打包好的山货,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嗯,从赤贫到温饱,下一步就是小康!】她美滋滋地想,【等咱们的商业帝国……啊不,商业小铺子初具规模,看谁还敢说我们是穷流放的!】

她回头,看着正在检查一包草药品相的萧景玄,夕阳给他冷硬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光。她忽然觉得,就算前路依旧漫漫,但有他在身边,一起劈柴喂鸡,一起谋划未来,这日子,好像也挺有奔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