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雷噬嗑九四、六五、上九爻辞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九四乃居近君之位,乃意愈大,则用刑必 重。至此得刚直之道,可克艰其事,又因贞固 本身操守,且执意行之,则无咎。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此时,乃有不足,故虽坚心,但仍未光大 也。此贞亦艰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因五乃居君位,至尊故势大,以此刑下, 较易如吃干肉,故为君之道,时天下之间阻物 大,须得中而刚,心怀危惧,持续下去,方吉。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当正位,以刚而能守正又虑危,故无灾。
上九:何校灭耳,凶。
受刑之极,乃起因于恶之积也,其凶可知. 小恶不惩,必成大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人之为恶不悟,积其恶以致极大,至此何 教之?今之人聪而不明,不知止恶于初,教正 以刑,乃至大恶。
在古老的《周易》六十四卦中,噬嗑卦以其独特的象征意象和深刻的治理智慧,如同一颗镶嵌在华夏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闪耀着穿越千年的思想光芒。“噬嗑”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看,“噬”为咬食,“嗑”为合口,卦象上震下离,雷火交击,犹如口中咬合硬物,必须费力咀嚼方能合口下咽。先贤以日常生活中“口中含物,啮而合之”的饮食行为作为精妙比方,看似简单的吃饭动作,却蕴含着治理天下、整顿秩序的宏大哲学——当社会运行中出现阻碍正义、破坏规则的“梗阻”时,正如口中卡入异物,必须通过刑罚这一“咀嚼”手段加以清除,才能恢复秩序的顺畅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将具象行为升华为抽象治理思想的智慧,展现了古人对社会矛盾处理的深刻洞察。
噬嗑卦的六爻如同六个层层递进的司法环节,而其中的九四、六五、上三爻更是构成了刑狱体系的核心链条,堪称一部微缩的古代司法与统治艺术的“启示录”——尽管原文戏言其“搞笑”,实则每一字句都浸透着对权力运行与人性幽暗的冷峻思考。从身居高位、刚直不阿的执法大臣,到手握权柄、需平衡各方的君主,再到最终因积恶不改而身陷囹圄的罪犯,这三个角色如同戏剧舞台上的主角,演绎着刑罚施用过程中的权力博弈、人性考验与制度反思。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没有刚直的执法者,法度便成为虚文;没有明智的君主驾驭,刑罚可能沦为暴政的工具;而没有对犯罪后果的警示,社会便失去了纠错的底线。因此,深入剖析这三爻,不仅能让我们窥见古人的法治智慧,更能为现代社会的治理提供宝贵的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