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图
学术界现状:《易经》的尴尬处境
如今这学术界啊,那可真是“精彩纷呈”!不过这“精彩”二字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令人唏嘘的现象。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而《易经》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就像一部超完美的“上古电脑”,蕴含着宇宙、自然、人生的深刻哲理和规律,静静地搁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后人去解读。它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事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远古时期的伏羲画八卦开始,历经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易经》不断丰富和完善,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
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想要找个真正能深入讲解《易经》的教授,那难度简直比登天还难。大学本应是传承和研究文化的殿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但现实却是,大多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易经》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么几个教授开设了《易经》课程,也只是在爻辞上做做表面文章。他们往往局限于对文字的解读,只是从学术的角度去分析爻辞的含义,而根本没法把这博大精深的《易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决策、人际关系的处理、事业的发展等实际问题时,这些所谓的“教授”却无法用《易经》的智慧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搞算命、卜卦的人,却像一群执着的“守宝人”,死死拽着老祖宗这一点命脉不放。他们虽然打着《易经》的旗号,但很多人只是利用《易经》的一些皮毛来谋取私利。他们往往不深入研究《易经》的真正内涵,只是凭借一些江湖骗术和套路,为人们算卦、看风水,给《易经》蒙上了一层迷信的面纱。他们的行为不仅误导了大众,也让真正的《易经》文化难以得到正确的传播和弘扬。
再瞧瞧那些博士级别的人物,他们本应是学术界的精英,是推动学术进步的中坚力量。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中有很多人一门心思崇洋媚外。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是西洋来的,那就是科学的化身,而咱中国古代的东西就都是迷信。这种脑回路,比迷宫还复杂。他们盲目地崇拜西方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嗤之以鼻。他们没有看到,西方的科学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古代文化中也蕴含着独特的智慧和价值。比如《易经》中所体现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而在国际上,情况却截然不同。人家外国人一听说你是中国人,眼睛都放光,好奇得不得了,他们对中华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了解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渴望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向中国人请教时,得到的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要么中国人自己根本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对《易经》等经典一无所知;要么就是直接排斥,认为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这就像人家满心欢喜去拆礼物,结果发现是个空盒子,那种失望之情可想而知。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应该深刻反思,重视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让老祖宗留下的瑰宝重新焕发出光彩。
天圆卦图:神秘的时间密码
咱再说说这《易经》里的天圆地方卦图,其中天圆卦图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天圆图,它就像是宇宙的一幅神秘画卷,隐藏着时间和空间的密码。上头干卦的位置,和罗经上那国泰联邦出品的 8x8 寸罗盘第二十七层的六十四小卦一模一样,神奇得就像双胞胎。这一巧合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工具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罗经作为一种古老的测量工具,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和地理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天圆图与罗经上的卦象如此契合,说明古人在绘制天圆图时,已经对宇宙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的测量和研究中。
天地卦把子午一定位,这可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午上头是乾位,子下头是坤位。干代表天、代表阳,就跟个“阳先生”似的,从上面开始向左旋转。在这个旋转的过程中,这“阳先生”就开始慢慢“瘦身”,阴就像个小怪兽一样渐渐冒出来。这其实反映的是地球的黄道面,也就是太阳每天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东升西落的路线。地球绕着太阳一年转一圈,大概三百六十五日。由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并不是整数,所以多出来的那几天,四年凑成一个月,所以每四年就有个闰年,跟凑拼图似的。这一规律是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他们用天圆图来形象地表示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咱把从“乾”左旋到“坤”这过程当成年纪,从右逆时针旋转,有阴极生阳的意思。这就像冬天过去了春天就要来啦,节气就是这么来的。古人根据天圆图中阴阳的变化,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每个节气都有着特定的气候和物候特征,反映了大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这天圆卦图在《周易》里就像个时间大管家,能一直转到过去和未来。罗盘上顺时针是未来,逆时针是过去,这关系理得比乱麻还复杂。通过对天圆卦图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历史变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模型,更是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在古代,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善于运用天圆卦图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比如,诸葛亮在行军打仗时,就常常根据天文气象和天圆卦图的变化来制定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