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内,关于组建坦克第一师的决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兴奋与激动过后,一个极其现实且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钢铁巨兽已然就位,但驾驭它们的人在哪里?如何让这支前所未有的力量快速形成战斗力?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了刚刚被任命为总军事顾问的萧然身上。解决问题的钥匙,似乎永远掌握在这个年轻人手中。
彭帅性子最急,他摸着下巴,眉头拧成了疙瘩,率先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声音如同洪钟,带着一丝焦灼:
“萧顾问,咱们这坦克师的名号是定下来了,老子听着就提气!可这光有车,没人开,没人打炮,那不就是一堆废铁吗?咱们八路军里,会开汽车的人都凤毛麟角,更别说这复杂的坦克了!你这总顾问,得赶紧拿出个章程来,这支部队到底该怎么搭班子,怎么训练?总不能让我们这些老家伙现学吧?那得学到猴年马月去!”
启明同志虽然沉稳,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关切,他轻轻磕了磕烟灰,语气沉稳而充满信任:
“老总说得是啊,萧然同志。人才问题是核心,是形成战斗力的瓶颈。建立装甲部队,对我们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见识广,门路也多,谈谈你的想法,无论多大胆,多新奇,我们都认真听。”
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期待与重托,萧然知道这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飞速运转,结合历史经验与自己的特殊优势,很快梳理出了一套组合方案。
“各位老帅,” 萧然站起身,走到那张简陋的军事地图前,仿佛那里即将部署他的新军,“关于坦克部队的人员建设和训练,我初步考虑了两种途径,可以同步进行,双管齐下。”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立足自身,内部挖潜。这是我们培养自己根苗的根本途径。我建议,由中央军部和总部立刻下发通知,在全军范围内,包括各主力师、地方部队,甚至是有一定文化的游击队骨干中,进行一场大规模的选拔。选拔标准要明确: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识字、会算术,这是学习复杂技术装备的前提;其次,身体素质要过硬,坦克兵作业环境艰苦,需要强健的体魄;再次,政治觉悟要高,思想坚定可靠。我们可以先选拔出两千到三千名有潜力的好苗子,作为坦克兵和基层技术军官的预备队进行集中。”
“好!这个办法稳妥!” 左全同志立刻表示赞同,“我们部队里有很多年轻、有闯劲、学习能力强的战士,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只要给他们平台,他们一定能很快掌握!”
萧然点点头,继续说道:“但是,仅仅靠我们自己摸索,周期可能会很长,而且缺乏实战经验。因此,我们需要第二条腿走路——引进外援,聘请教官。” 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外援?教官?” 王家祥若有所思,“萧然同志指的是……?”
“有两个来源。” 萧然清晰地说道,“第一个来源,是向北方的老大哥求援。”
他详细解释:“我们可以通过正式的渠道,向苏联方面提出军事援助请求。不要他们的坦克,只要他们的人。
请求他们派遣一批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坦克兵和指挥官来华。
我了解到,他们在东线苏德战场经历了残酷的坦克大战,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至少一千名这样的老兵,不仅仅是担任操作教官,最好还能直接参与初期的指挥和战术训练,将大兵团装甲作战的经验直接传授给我们。”
启明同志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随即提出了关键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但是,萧然同志,你也知道,国际援助从来都不是无偿的,尤其是在战争时期。
北方老大哥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凭什么会答应派遣如此珍贵的、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兵给我们呢?我们需要拿出足够的交换筹码。”
萧然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从容不迫地回答:“您考虑得非常周全。筹码,我们已经有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就是盘尼西,我们可以用盘尼西林来交换。”
“盘尼西林?!”
洛普同志惊呼出声,“就是那种被称为‘神药’,能极大降低伤口感染死亡率的盘尼西林?”
“正是!”
萧然肯定地点头,“盘尼西林在如今的全球战场上,是比黄金还要硬通的战略物资,其价值无可估量。
无论是北方的老大哥,还是其他盟国,都极度渴求。我可以负责提供足够数量的盘尼西林,作为我们请求军事援助的‘学费’。”
启明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极其严肃:“萧顾问,盘尼西林的珍贵程度,我们都略有耳闻。
你确定能够提供足以打动对方、并且是持续供应的数量吗?这其中的花费,恐怕是天价吧?”
萧然脸上露出了一丝笃定的笑容,语气斩钉截铁:“请各位放心!无论多么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保证能够弄到足够数量的盘尼西林!为了尽快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装甲力量,为了减少前方将士的伤亡,这点困难,我们必须克服,也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