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人常戚戚 风骨自嶙峋(1 / 2)

自那日射御课被祝英台当众驳了面子后,王蓝田便一直怀恨在心。

他不敢直接招惹明显被马文才维护的祝英台,便将所有的怨毒都倾泻在了当时一同站出来、家世平平却敢“多管闲事”的梁山伯身上。

小人的报复,往往阴损而琐碎,上不得台面,却足以让人不胜其烦。

这日晨课,先生让学子们交上昨日布置的策论文章。

梁山伯刚将自己工工整整誊写好的文章放在书案上,转身去取墨锭的功夫,一旁早已盯着的王蓝田便对身旁跟班使了个眼色。

那跟班会意,假装经过,“不小心”将一方饱蘸墨汁的砚台打翻,浓黑的墨汁瞬间泼洒开来,不仅污了梁山伯刚写好的文章,连他半旧的长衫下摆也溅上了大片墨点。

“哎哟!梁兄!对不住!对不住!手滑了!真是对不住!”

那跟班假意惊慌地道歉,脸上却带着掩不住的幸灾乐祸。

梁山伯看着那被墨迹彻底毁掉的文章,又看了看衣袍上的污渍,眉头紧锁,脸色涨红。

他明知对方是故意的,却苦无证据,只能强压下怒气,沉声道:“无妨。”

便默默坐下,拿出新的纸笔,准备抓紧时间重新誊写。

王蓝田在一旁阴阳怪气地笑道:“梁兄真是好脾气,换做是我,怕是没这般好涵养。不过也是,寒门学子,纸张得来不易,确实该珍惜些,下次可要放稳妥了才好。”

几句话,既讽刺了梁山伯的出身,又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周围有几个趋附王蓝田的学子发出低低的窃笑。

梁山伯握着笔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却终究没有回头争辩,只是深吸一口气,更加专注地落笔。

诸如此类的刁难,近日层出不穷。

用饭时,总会“恰好”有人撞到他,让他的饭菜洒落一地;

分配宿舍杂役时,最脏最累的活总会“自然而然”地落到他的名下;

甚至他去藏书楼温书,想借的典籍也总会“提前”被人借走,而借书人往往与王蓝田交好。

荀巨伯看不过眼,几次想替梁山伯出头,都被梁山伯拉住了。

巨伯兄,不必为我去争执。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我等入学是为求学明理,而非与人逞一时意气。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依旧秉持着自己那套温和忍让的处事哲学,只是眉宇间的郁色日渐加深。

祝英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她几次想如上次一般挺身而出,斥责王蓝田,却被梁山伯用眼神制止了。

“英台,莫要再因我与他冲突。他针对的是我,你若强出头,反而更激得他变本加厉,于你清誉亦有损。”

祝英台看着梁山伯那逆来顺受却依旧保持风骨的模样,心中既敬佩又酸楚,更有一种无力感。

她深知梁山伯所言有理,王蓝田那种小人,欺软怕硬,若马文才出面,或许能立刻震慑住他,但……

她如何能开这个口?又凭什么让马文才为了梁山伯去对付王蓝田?

她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梁山伯。

这些细微的关怀,如同冬日里的点点星火,温暖着梁山伯。

只觉得这位“贤弟”真是世间难得的知己。

这日午后,山长布置了一项需要分组协作完成的古籍校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