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 > 第68章 金色的纪念徽章(上)

第68章 金色的纪念徽章(上)(2 / 2)

我们围过来翻看文件,里面只简单写着:四名学生均死于宿舍内,初步判断为“因过度洁癖引发的群体极端行为导致意外”,现场未发现外来人员痕迹,“一条鱿鱼,两条干”的嫌疑人代号仅为报案人模糊提及,后续未查到任何匹配身份,案件最终以“意外事件”归档。

“就这些?”韩亮皱着眉,手指敲了敲文件,“死因写得含糊,嫌疑人代号也没下文,这也太潦草了。”

约翰无奈点头:“我问过当时负责的人,说是学校那边希望尽快平息事件,加上确实没找到他杀证据,就没深入查。”

我合起文件,心里却没放下疑虑:“就算记录里没可疑信息,‘洁癖引发死亡’和奇怪的嫌疑人代号也太反常了。而且时间上,距离邓莎莎、郝维修的死只有三个多月,说不定只是表面没关联。”

王思宁补充道:“至少得把那四名学生的身份、家庭背景查清楚,还有‘一条鱿鱼,两条干’这个代号,说不定和之前的‘杜总’‘铁矿家’一样,藏着特定指向。”

我看向约翰:“能不能麻烦你再帮忙跟进一下?重点查那四名学生的社会关系,还有案件归档后有没有后续的隐情反馈。”约翰立刻应下:“我这就去安排,有消息马上告诉你们。”

等约翰离开,我们重新看向桌上的线索,楼都中学的案子像一块新的拼图,虽然暂时没找到拼接点,却让整个案件的迷雾更浓了。

约翰快步走进仓库办公区,手里攥着一叠整理好的文件,递到我们面前时说道:“我托人拿到了楼都中学那起案子的详细资料,翻了一遍,基本上没有任何可疑的信息。”

我们立刻围过来翻看——文件里只记录了案件的基础情况:四名学生均死于宿舍,初步判定为“过度洁癖引发群体极端行为导致的意外”,现场无外来人员闯入痕迹;关于“一条鱿鱼,两条干”的嫌疑人代号,仅标注为“报案人模糊描述,未排查到匹配身份”,案件最终以“意外事件”结档,没有更多深入调查的记录。

“这记录也太潦草了。”韩亮指着文件里“死因”那栏,语气带着质疑,“‘群体极端行为’具体是什么?现场没留下任何细节吗?”

约翰无奈耸肩:“我问过当时的对接人,说是学校那边怕事情闹大影响声誉,催着尽快结案,加上确实没找到他杀证据,就没再往下查。”

我合起文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封面,心里的疑虑却没消散:“就算表面没可疑信息,‘洁癖致死’和奇怪的嫌疑人代号本身就很反常。而且距离邓莎莎、郝维修的死才三个多月,说不定只是没找到关联点而已。”

王思宁跟着点头:“至少得确认那四名学生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还有‘一条鱿鱼,两条干’这个代号,说不定和‘杜总’‘铁矿家’一样,是某个圈子里的暗语。”

我抬头看向约翰:“能不能再麻烦你跟进一下?重点查那四名学生的社会关系,还有案件结档后有没有私下反馈的隐情。”约翰立刻应下:“我这就去安排,有消息第一时间过来。”

等约翰离开,仓库里重新安静下来。我看着桌上摊开的隆都酒店线索和楼都中学的案件文件,总觉得这两起看似无关的案子,背后藏着某种没被发现的联系,而解开谜团的关键,或许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里。

我盯着文件上“一条鱿鱼,两条干”的字样,突然开口:“一条鱿鱼,两条干不会是指鱼干吧?而且这句话听起来太奇怪了,会不会是谜语,藏着真正的线索?”

韩亮立刻凑过来,手指在桌上敲着节奏分析:“如果是谜语,‘鱿鱼’和‘干’可能是谐音或者拆字的关键。‘鱿鱼’的‘鱿’,谐音会不会是‘游’或者‘有’?‘干’的话,可能是‘肝’‘甘’,也可能是指‘干货’‘干员’?”

王思宁摇摇头,拿出笔在纸上写下来:“要是按数量算,‘一条’加‘两条’是三条,但目前没遇到和‘三’相关的线索。而且之前的嫌疑人代号都是指向特定人物,比如‘杜总’‘铁矿家’,这个谜语会不会也是在指某个人的名字?”

杨海泽补充道:“也有可能和职业有关,‘鱿鱼’常被戏称‘炒鱿鱼’,代表失业;‘干’可能是‘干事’‘干部’,但组合起来还是太模糊。”

我看着纸上的字迹,皱着眉说:“不管是谐音、拆字还是指职业,现在都得先试试。约翰那边还在查楼都中学的学生信息,等他有消息,我们再把这个谜语和学生的名字、家庭背景比对一下,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大家都点头同意,原本看似无解的代号,因为“谜语”的猜测,突然多了一条可查的方向。

我赶紧翻出之前记录新闻报告的纸,指尖划过文字时,突然停在一行之前没注意的内容上:“富饶与饶烧,鱼中之谜,迷雾之中的三条鱿鱼变三条干鱼。”

“这里还有补充信息!”我把纸递到众人面前,“‘富饶与饶烧’‘三条鱿鱼变三条干鱼’,看来之前的‘一条鱿鱼,两条干’不是完整的,这才是完整的线索,而且明显是谜语!”

韩亮盯着“富饶与饶烧”,立刻说道:“‘富饶’和‘饶烧’,核心字都是‘饶’,会不会是在暗示‘饶’这个姓氏?或者‘饶’的谐音、拆字?”

王思宁则指着“三条鱿鱼变三条干鱼”:“之前是‘一条+两条’,现在直接说‘三条’,数量对应上了。‘鱿鱼变干鱼’,会不会是指‘鱿’字去掉什么部分,变成和‘干’相关的字?比如‘鱿’去掉‘鱼’字旁是‘尤’,三个‘尤’就是‘尢’的叠加?不对,这好像说不通。”

杨海泽皱着眉补充:“也可能和‘鱼’的意象有关,‘鱼中之谜’说不定是指‘鱼’字旁的字是关键。‘富饶’的‘饶’没有鱼字旁,但‘饶烧’的‘烧’也没有……难道是‘富饶’的谐音‘鱼绕’?暗示鱼字旁的字围绕着某个核心?”

我把这句话反复读了两遍,心里有了个猜测:“不管是‘饶’字,还是鱼字旁,现在最关键的是把‘三条’这个数量和楼都中学的案子结合起来——那起案子死了四名学生,要是谜语指向的是和案子相关的人,说不定是三个关键人物?等约翰查到学生的详细信息,我们重点核对有没有姓‘饶’的,或者名字里带‘鱼’‘尤’‘干’的人。”

大家都点头认同,原本零散的谜语线索,因为这句补充信息变得更清晰了些,虽然还没解开,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排查方向。

约翰快步走进仓库,手里拿着一张记着名字的纸条,刚站稳就说道:“我查到楼都中学那起案子里,四名死者的名字了,分别是饶晓雨、于干、尤然、甘淼。”

我立刻接过纸条,把名字念了一遍,心里瞬间有了反应:“饶晓雨的‘饶’、于干的‘干’、尤然的‘尤’,这不正好对应之前谜语里的‘饶’‘干’‘尤’吗!”

韩亮凑过来看纸条,手指点着名字分析:“饶晓雨的‘饶’,匹配‘富饶与饶烧’里的核心字;于干直接带‘干’,对应‘两条干’‘干鱼’;尤然的‘尤’,和‘鱿鱼’的‘鱿’去掉‘鱼’字旁的‘尤’完全对得上!剩下甘淼的‘甘’,说不定是‘干’的谐音替补?”

王思宁立刻拿出之前记谜语的纸对比:“而且‘三条鱿鱼变三条干鱼’,现在饶晓雨、于干、尤然正好是三个人,剩下的甘淼会不会是被牵连的?或者这四个人里,前三个才是谜语真正指向的关键?”

约翰看着我们讨论,补充道:“我还查到,这四个学生是同一个宿舍的,其中饶晓雨和尤然是表姐妹,于干和甘淼是同班同学,除此之外没发现其他特殊关系。”

我把纸条钉在白板上,和谜语线索并排贴好:“现在名字和谜语对上了,接下来要查这四个人的家庭背景、生前有没有接触过可疑人物,特别是和‘杜总’‘铁矿家’‘珂老柜’有没有关联——说不定他们的死,和邓莎莎、郝维修的案子早就绑在一起了。”

酒店服务员快步走进仓库,手里捧着一个未拆封的快递箱,放下时说道:“刚有人送来这个快递,上面写着收件人是你们ScI调查团,没留寄件人信息。”

我们立刻围过去,韩亮小心地拆开纸箱,最上面放着一张塑封照片——照片里是四名穿着校服的女生,站在宿舍楼下,表情僵硬地看着镜头,正是楼都中学那起案子里的死者:饶晓雨、于干、尤然、甘淼。

我翻过照片,背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一行字:“你们就是一个洁癖四姐妹,不要忘记了,你们四个人就是一家的,称之为洁癖四姐妹。”

“洁癖四姐妹?”王思宁盯着字迹,语气凝重,“这和楼都中学案子里‘洁癖引发死亡’的说法完全对应上了,寄件人肯定知道那起案子的内幕!”

杨海泽检查快递箱内部,没发现其他物品,只有一层防震泡沫:“没留寄件人,照片也没找到指纹,显然是故意避开痕迹。”

我捏着照片,心里的警惕瞬间提起来:“寄件人突然送这张照片,要么是在挑衅我们,要么是想提醒我们‘洁癖四姐妹’的关联。而且特意提到‘四个人是一家的’,说不定这四名学生的关系,比我们查到的‘同宿舍’更深,甚至可能和邓莎莎、郝维修的案子有共同的关联点。”

韩亮拿出证物袋,把照片装进去:“我现在去查快递的来源,看看能不能追到寄件点。你们再梳理一下‘洁癖四姐妹’和当前线索的联系,特别是珂老柜、杜总这些人,有没有可能和这四名学生有交集。”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快递,像一颗石子投入原本的线索池,不仅坐实了楼都中学案与当前案件的关联,也让“洁癖四姐妹”这个新标签,成了破解谜团的又一个关键。

我在快递箱的防震泡沫缝隙里又摸了摸,指尖碰到一个小巧的金属物件,掏出来一看是个黑色U盘。韩亮立刻找来笔记本电脑,插上U盘后,一个未命名的视频文件自动弹了出来。

点开视频,画面是楼都中学的宿舍内部,里面有六个人——除了饶晓雨、于干、尤然、甘淼这“洁癖四姐妹”,还有两个陌生女生。视频里,其中一个陌生女生总是在四姐妹回到宿舍前,快速收拾好桌上的物品、整理好床铺,动作熟练又小心,像是在刻意迎合四姐妹的洁癖习惯。

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几分钟,突然有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神秘人推门进来,身形高大,看不清脸。他没说话,直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朝着毫无防备的四姐妹发起攻击,整个过程很快,另外两个陌生女生吓得缩在角落,一动不敢动。最后,神秘人确认四姐妹没了气息,才转身离开宿舍,视频也在这时戛然而止。

“原来那间宿舍原本有六个人!”王思宁盯着屏幕,语气震惊,“另外两个女生是谁?为什么之前的案件记录里没提到她们?”

杨海泽皱着眉分析:“视频里收拾东西的女生,明显在迁就四姐妹的洁癖,说不定四姐妹的‘过度洁癖’是被刻意引导的?而那个神秘人,很可能就是杀害四姐妹的真凶,之前的‘意外事件’根本是假象!”

我暂停视频,指着角落里的两个女生:“这两个女生肯定是关键证人,她们当时没被灭口,现在在哪?还有,神秘人的身份、他杀害四姐妹的动机,都和我们现在查的案子脱不了关系——说不定他也和珂老柜、杜总有关联。”

韩亮立刻操作电脑,试图从U盘里提取更多信息:“我看看能不能恢复U盘里的删除文件,或者找到视频的拍摄时间、地点信息。另外,得赶紧让警方排查楼都中学那间宿舍的原始记录,找出这两个陌生女生的身份。”

视频里的画面像一块巨石,彻底打破了之前对楼都中学案“意外”的判断,也让我们意识到,背后的真凶一直在刻意掩盖真相,而这起案子和邓莎莎、郝维修的死,很可能都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没过多久,一名民警领着两个女生走进仓库,正是视频里楼都中学宿舍的另外两人。刚坐下,其中一个短发女生就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后怕:“她们四个人根本没有洁癖!之前说的‘洁癖’全是瞎编的,其实就是仗着人多,在宿舍里搞小团体,还自称‘硬汉帮’,经常欺负其他同学。”

我们都愣了一下,这和之前案件记录里的“洁癖引发死亡”完全相反。另一个长发女生跟着补充:“她们平时特别霸道,比如我们用了宿舍公共的桌子,没按她们的要求摆东西,就会被她们骂。但我们根本不敢反抗,直到后来……”

短发女生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杀她们的是个被大家叫‘洁癖大王’的人!那个人特别极端,之前因为‘硬汉帮’弄脏了他放在楼道的东西,跟她们吵过好几次,还放话说要‘教训教训她们’。我们当时躲在角落,看得清清楚楚,就是‘洁癖大王’冲进来把她们杀了的!”

“洁癖大王?”我立刻追问,“你们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吗?长什么样子?”短发女生摇摇头:“不知道真实姓名,只见过几次,个子很高,总是戴着口罩,说话的时候特别在意‘干净’,比如看到地上有一点垃圾就会发火。”

长发女生补充道:“后来警察来调查,学校让我们别说‘硬汉帮’的事,也别提‘洁癖大王’,只说她们是因为‘洁癖内讧’,我们害怕被报复,就没敢说实话。”

这个消息让仓库里的气氛瞬间变了——楼都中学案的“意外”假象被彻底戳破,“硬汉帮”的真实面目、“洁癖大王”的存在,都指向这是一起有明确动机的谋杀案,而这个“洁癖大王”,很可能就是串联起多起案件的关键人物。

我们跟着两名女生来到楼都中学,在曾经那间宿舍所在的楼层停留时,远远看到四个身影在楼道里走动,动作和神态竟与视频里的饶晓雨、于干、尤然、甘淼极为相似。两名女生瞬间脸色发白:“就是她们……这就是我们说的‘洁癖大王’!”

我盯着那四个身影,突然开口:“我觉得所谓的洁癖大王根本就是一个话痨呗——之前听你们说‘洁癖大王’极端在意干净,可刚才远远看,她们一直在跟周围的人念叨注意卫生,倒不像凶神恶煞,更像不听叮嘱的话痨。”

话音刚落,那四个身影转过身,我们才彻底看清她们的脸——竟然真的是饶晓雨、于干、尤然、甘淼!两名女生吓得往后退,声音发颤:“不可能……她们明明已经死了!”

我强压下心头的震惊,仔细观察:这四人的穿着还是生前的校服,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但眼神有些空洞,说话时重复着“要干净”“不能脏”的内容,像是在机械地执行某种指令。“不对,她们看起来不太对劲,更像被人操控的傀儡,而不是真正的‘复活’。”杨海泽低声说道,同时悄悄拿出手机录像。

那四人看到我们,停下念叨,齐刷刷地朝我们走来,嘴里反复说着:“脏了……要清理干净……” 我们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一边警惕地应对,一边让民警联系支援——原本以为找到的是凶手,没想到竟是四名已去世的学生,这背后显然藏着更诡异的阴谋。

我看着朝我们走来的四人,突然大声说:“你们干什么啊!不就是一个玩笑吧!”同时快速拿出之前法医拍摄的“尸体”照片,指着上面的细节:“你们看,这里的皮肤纹理不对劲,关节处还有缝合痕迹——里面的尸体根本不是尸体,只不过是四个做得逼真的玩偶而已!”

这话一出,那四人瞬间僵住,脸上的机械表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慌乱和懵态。旁边的民警立刻上前,将四人控制住。

经过后续盘问才知道,这一切根本是场假案:所谓的“四人身亡”,是这四人联合学校里的几个同学,用玩偶伪造尸体、编造“洁癖大王”的身份,故意制造离奇案件,目的是为了报复之前对她们“硬汉帮”不满的老师,同时博取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之前的新闻报道、匿名快递,都是她们精心设计的环节。

真相大白后,四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处理,楼都中学的“死亡案”彻底定性为一场恶意玩笑。我们看着被带走的四人,又回头看了看手里的线索,不禁感慨:原本以为是串联多案的关键,没想到竟是一场闹剧,不过也总算排除了这条干扰线索,能重新聚焦在邓莎莎和郝维修的命案上。

民警将那四名假扮“死者”的女生带上警车,送往相关部门接受进一步调查和处理,后续的笔录、责任认定等流程也会由专门人员跟进。

等警车驶离后,我们才松了口气——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楼都中学死亡案”,总算以“恶意伪造假案”的结果落下帷幕,也彻底排除了它与邓莎莎、郝维修命案的关联,避免我们在干扰线索上浪费更多精力。

我回头看了眼身边的同事,说道:“现在可以把注意力完全拉回来,继续查珂老柜和邓莎莎的婚姻隐情、‘杜总’的身份,还有失踪的12枚奖章。”大家纷纷点头,之前因为假案产生的混乱被彻底理清,接下来的调查方向也重新变得清晰。

我们返回酒店仓库,将当天所有线索——从邓莎莎与珂老柜的结婚庆典书、郝维修手机里的“杜总”信息,到楼都中学假案的调查结果——逐一分类归档,确保每一份证物、每一条记录都清晰对应。整理完毕后,众人带着文件返回办事处,简单复盘了今日的调查进展与明日的重点方向(优先核实珂老柜的行踪、追查“杜总”身份)。随着最后一份文件放入档案柜,今天的任务正式结束。

【第68章(上),完】